三国外志 第三十六回_页2
。随即就听钟会高声说道:“太皇太后薨逝,群臣跪拜。”
哦哦,原来是郭太后去世了。算起来,那老太太也该龙驭上天,去陪伴明皇帝了,她已经历了三朝……四朝……总之很多朝,无儿无女的可怜寡妇,不死何为?我一边在心里有点不敬地想着,一边跟着大伙儿磕头跪拜。等到拜完了起身,钟会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幅素绢来,一字一顿地说道:“太皇太后遗诏,命我遽起义兵,讨伐***奸贼司马昭!”
我脑袋“嗡”的一下,差点就昏倒在地。
郭太后的遗诏里究竟写了些什么,相信在场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九十九个都没有听清楚,等到遗诏读完,大家才勉强从极度震惊中缓过神来。不过也无所谓,没多少人相信这份遗诏的真实性,郭太后一直被司马家当枪用,从安平郡公诛曹爽开始,哪次讨伐叛逆不打出她老人家的旗号来?她怎么会一变成为了司马家的对头?
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从王凌、毌丘俭到诸葛诞,想要造司马家反的,也莫不伪造郭太后诏书。郭太后她老人家多少年来都是皇室的大家长,内斗、党争,谁都想打着她的旗号,以彰显自己立场的正确性,以号召人心。想起来老人家也挺可怜,她是个谁都要抢的工具,自己却又丝毫没有主观能动性。嗯,现在轮到钟会矫诏了,这恐怕是老太太的名号最后一次被人使用,从此她就人死为大,彻底跳出了这个是非圈子。
敢情钟会这厮想要造反!我原本还以为他是为了争功,为了专权,所以才诬陷邓艾,现在才明白,这家伙诬告和命令卫瓘收捕邓艾,全是为了自己造反铺路。怎么办?我可该怎么办?我是该党同钟会呢,还是继续做司马公的忠犬呢?
从感情上来说,我当然倾向于司马公。先不提钟会和我的恩恩怨怨,司马公三世秉大魏之政,威名震撼天下,他钟会又算什么东西了?虽说钟家也是累世宦门,但钟会前此一直窝在司马公幕府里当参谋,他哪有什么名声?别以为领导一次灭蜀就了不起了,入成都的大功还是邓艾建的呢,如此贪天功为己有的家伙,我又怎可能跟从了?
可是从形势上来考虑,现在我落在钟会手里,若能跟从他起兵,而不是立刻被砍下脑袋来祭了旗,就已经算上上大吉了。其实不仅仅是我,还有卫瓘,还有各护军、太守、牙门,也全都落在钟会手里,大殿内外尽是他的亲信,殿门还紧闭着,他捏个响指就能使无数人头滚滚落地。这个时候还想当司马公的忠犬,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钟会手捧所谓的太皇太后遗诏,目光阴冷地扫过众人,咬着牙问:“卿等以为若何?”可是众人全都不说话,十成里倒有七成都把目光转向了我。他们看我干嘛?以为我会有准主意?别逗了!我和其余三成人的反应是相同的,都把目光移向了卫瓘。
大家都是朝廷官僚,还有些是一郡、一州之长,和街头游侠混混不同,是要脸的,就算再怕死也不肯立即跳出来向钟会效忠,起码不肯第一个跳出来。这时候只要有一个人率先响应,肯定会起连锁反应,而如果身为监军的卫瓘和职务最高的我领这个头,响应的人料必更多。然而我看卫瓘,卫瓘却转头看我,两个人大眼对小眼,谁都下不了这个决心。
钟会是个残忍忌刻之辈,他不会把别人的死生荣辱放在心上,想当年在淮南斩杀诸葛诞的死士,他可有多干脆利落,然而这次却多少表现得有点犹豫。他连问三遍“卿等以为若何”,得到的回报却是寂静无声,落针可闻,不由得脸色更加铁青了,牙咬得“咯吱”做响,脑门也渗出汗来了。我明白他的担忧,他生怕把众人逼得太狠,狗急跳强,若真的动起刀兵来,只要逃出一名官员,就能在成都城中掀起惊天巨浪。到时候他还造什么反?司马公镇压的大军还没赶到,蜀中先就杀成一片白地了。
所以他不敢动手。要不然先拿刀往众官脖子上一横,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卫瓘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我可肯定火烧眉毛,先顾眼下,跪地磕头求饶了。
可是他刀没有落下来,我就不可能轻易表态。我望着卫瓘,卫瓘也望着我,大家望着我们两个,谁都不说话。钟会提高声音,又最后问了一遍:“卿等欲抗太皇太后之旨么?!”其实也不算高声叫喊,更不能说摄人心魄,然而那卫瓘不听则罢,听到此语,突然两眼一翻白,“咕咚”一声就栽倒在地。
算了吧,别装了,虽然我知道你卫大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