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我不是东亚病夫) 第九十六章 有人装逼失败(求月票)_页2
更新:11-18 13:27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其他小说
强的心中,此时的张伯苓也不仅仅是一位长辈,而更像是一位“父亲”!
……
传统民俗讲究“不过十五都是年”。
大年初三,天津娘娘宫的庙会就已经开场了。
娘娘宫就是天后宫,是天津最古老的建筑,这里的香火一直很旺。自清朝起,这里便会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庙会上会有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各种表演,而随着人潮的聚集,娘娘庙附近也形成了商业集市和年货市场。
过年的时候,娘娘宫庙会大概是全天津最繁华的地方,要说人山人海,毫不夸张,那人流比未来黄金周的各大景区还要更多。
陈强也来到了娘娘庙,他当然不是来逛庙会的,而是来给五洲大药房站台来了。
人潮云集的庙会,当然是商贩们赚钱的最好时机,天津很多的商人,都会来到庙会上置办一个摊位,五洲大药房也是如此。他们不仅租了一个大的摊位,而且还找来了三位坐堂的大夫,现场给人诊治。
陈强作为五洲大药房的代言人,自然要参加这样的营销活动。
因为陈强的到来,五洲大药房还专门在摊位前清出了一条道路当成跑道,这道路大约有五六十米的长度,可以让陈强现场表演短跑。
现代人可能会觉得,短跑有什么可表演的,不就是甩开腿超前冲么,一点看点都没有。
但是在三十年代,普通老百姓对于体育根本就没啥了解,对于短跑运动也没啥认知,所以短跑也能算是一种表演形式,会引来大量路人驻足观看。哪怕是陈强做出个蹲踞式起跑的姿势,都会吸引到无数好奇的眼球。
简单的说就是老百姓没见识,看个短跑就觉得很新鲜了。
在那个时代,不仅仅是中国人如此,就连体育最为发达的美国人也是如此。比如美国传奇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在柏林奥运会夺金,回到美国后,他就靠着表演短跑为生。而且还有很多美国人愿意花钱去看欧文斯表演跑步。
柏林奥运会是在1936年举行的,1936年的美国人尚且会把短跑当表演看,更何况是1931年的中国人。
而且陈强也不是一个人跑,他还接受老百姓现场挑战。如果某个观众愿意,可以上来跟陈强比一比谁跑的更快。
普通人跟陈强比短跑,自然是被虐的连妈妈都不认识,但依旧有很多老百姓想要上前跟陈强比一比。
这是一种很不错的造势活动,就好比那些nba的球星来华做宣传活动,也会和球迷互动一下,跟球迷打几个回合的球,球迷哪怕是被骑扣,心理还是美滋滋,回去还可以吹嘘自己被某某球星骑扣了,绝对能引来其他球迷的羡慕。
现在的陈强也是这种情况,跟普通人比赛跑,把人家给虐了,人家还很高兴,比赛完了还会去五洲大药房的摊位去买点东西。
其他的摊位也有请艺人来表演,企图吸引到更多的人气,有请来舞狮子的,有请来演杂耍的,也有请来说数来宝的、唱西河大鼓的,但效果都不如陈强这边,聚拢的人气也远不如陈强这里。
因为陈强这里更有群众参与度,远比那些普通的表现要更吸引人。
就比如看电影,有人实时聊弹幕的话,肯定要比一个人干看有意思。
一部烂片,或者一部看过很多遍的影片,自己一个人四倍速快进都不想看,但若是不断的有人弹幕吐槽,那吸引力也就大多了。一边看电影,一边发弹幕吐槽,还可以跟弹幕上的其他水友互喷,多有意思!
这就是群众参与度,比如直播行业火起来,就是因为可以和水友实时互动交流;再比如读书的app,有本章说功能后,读者可以在每段话后面评论,甚至有的时候本章说比内容更有意思,连过关找错别字都容易多了!
那些舞狮子的、玩杂耍的、唱西河大鼓的,节目形式都是固定的。比如你玩个杂耍,用脑袋顶个水缸、用木棍转个盘子,这些都得艺人自己去做,总不能请个观众过来,借人家脑袋来顶水缸吧!
再比如唱西河大鼓的,唱的都是固定曲目,艺人也得讲究一个唱腔。上下两句的要来个追星赶月,多句的得是紧五慢四,单一句的,有一马三涧、蚍蜉上山、反腔、下扎腔、走腔、梆子穗等。这些都是不能变的,师傅传下来该怎么唱,就得怎么唱,没有什么临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