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语诡异档案 第五百三十章古尸不腐上_页2
境尸身又怎么可能保存下来?
市级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王紫瞳通过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推断:杨福信的尸体未腐,会不会与下葬的环境有关?于是,专家们将目光集中到杨福信的墓上。
杨福信的墓室采用的是浇浆结构:四壁用青砖砌起,棺椁放入后,再把三合土浆浇注在砖墙与棺椁之间。所谓三合土,是用糯米熬制成浆,再加上石灰、黄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与现在的水泥相类似。古人用浇浆法给棺材包裹上了一个结实的密封层。
江浙一带的明代墓室当中,这样的浇浆结构并不少见,所以最初专家没有特别在意。但他们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里的浇浆使用了一种特殊物质———明矾。明矾可以作为一种‘混’凝剂,防止浇浆开裂,从而加强密封‘性’。由于墓室密封、恒温、缺氧,细菌没法繁殖,这就为保存尸体创造了条件。
密封的棺材中为何充满液体,而且尸体一直保持湿润?
杨福信尸体不腐的谜团被一步步揭开,但仍然让专家疑‘惑’不解的是,尸体至今保持着湿润,这其中又有何玄机呢?
漠松镇警局的民警欧阳华记起了当时现场看到的一件怪事。杨福信打开的棺木里面充满了水,而且当时没有下雨,棺木里的水从哪来?有人猜测那是古人特制的防腐剂,像今天的福尔马林液体,尸体泡在里面就不会腐烂。可是,专家查遍了古代文献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徐永庆也对防腐液的猜测提出了异议。
既然杨福信的墓封闭‘性’好,那棺材中的液体究竟来自哪里?当棺木被取出后,人们意外地发现:墓底部的处理相对简单,三合土浆也要比棺木四周和顶部薄许多。漠松河一带河道,地下水位较高。特意做薄的底部,使得地下水在500年的时间里,从下面一点点地渗透进去,形成棺液。而在此之前,因为墓室密封缺氧,尸体**已经停止,后来棺液的浸泡恰恰帮助它保持了湿润。
古尸的形成大多出于偶然。在江南地域,墓室的密封做得稍不到位,或者渗入的水不够干净,带入了细菌,都不可能保存尸体。像古墓中的杨福信,正是封闭的环境与干净的地下水,才造就了他的不腐之身。
不过奇怪的是,自从杨福信的古尸被挖出来转移到漠松镇博物馆中保存后,指甲和头发便开始疯长。市级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王紫瞳称,现在这种状况曾经在一些出土的古尸上也偶有所遇,不过长的如此快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到,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
卢云斐愣着神看完那篇报导,突然觉得脑海中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东西,但那貌似信息的东西实在太微弱了,他实在没有办法把握到。
叹了一口气,他轻轻喝了一点矿泉水,然后将少量的零食塞进嘴里。肚子实在很饥饿,由于没有吃早饭便急促运动的原因,肌‘肉’有些无力,胃部也差些痉挛起来。稍微吃了点东西后,这才好了不少。
他将食物和水用塑料袋紧紧捆起来,仔细的放进背包最里边的夹层中。不知道会在树上呆多久,这些东西可是用来保命的,还是小心一点好。
卢云斐又向树的下边看了看,视线透过树的枝桠清晰捕捉到了那只僵尸。他依旧绕着圈围在树下不停的走动着,丝毫没有准备离开的意思。他从树上折下一根小树枝,然后冲着僵尸的脑袋扔了下去。树枝很准确的命中了僵尸的脑袋。那只僵尸疑‘惑’的摆着头冲四周张望着,然后抬起了头。它充满眼白的双眼布满了血丝,不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在眼睛中成像的,总之完全不符合科学道理的,它仿佛看到了自己。僵尸愤怒的嘶吼起来,四肢笨重的想要跳上来。可惜不论它的体力如何旺盛,死后的身体如何不知道疼痛,体魄如何的强健,但跳跃能力实在有限,不比十岁的孩子强多少。幸好是这样,否则自己也不用躲了,干脆找根绳子直接在树上吊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