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争锋 第823章 【冒充文化人的结果(下)】_页2
更新:12-08 02:06 作者:大世争锋 分类:女生小说
说是燕京,乃至整个北方教育界最为灰暗的时期。由于战争,两大政治军事集团较量,导致原本就不受待见的教育部,在近一年中,没有一分钱的拨款。国立大学的教师工资都发不出,除了少数的比如北大,才没有发生拖欠教师工资,但也是打了折扣发的。
南方的学校,财大气粗的都是教会学校,但是政府办学,辜鸿铭也没多少把握。
但要一开口就拒绝,让王学谦有些下不来台,所以才东拉西扯。
没想到王学谦直奔主题,直接让他表述对国人教育的看法,在世界上教育最为发达的德国,生活了七八年,辜鸿铭要是没有一点感触,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感触又如何?国内的情况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复杂。
有些地方,一个不大的河,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小政权。
这等乱世,谈什么教育?
回国多年,辜鸿铭其实是失望了,他想着窝在北大,至少还有蔡元培这个朋友,也不至于太过于冷清。至于南方的浙江?他可听说了,浙江最大的现代书院,求是书院都已经关掉了,而求是书院也是浙江境内,唯一的一所拥有现代大学教育机制的大学,也是浙江大学的前身。
后来改名大学堂,也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
但是不同于其他的早期大学。求是学院创办之初就磕磕绊绊的,浙江富庶之地,又是国内的文化重镇。在科举时代,也是出进士最多的省份之一。读书人不认可是一方面;而浙江又是经济大省,地方富庶,自从日本崛起之后,留学日本相对低廉,有家底的,就选择游学日本,既能开眼界,也能学到更贴近于西洋的科学和思想。所以。在浙江办学要比其他省份更难。
辜鸿铭虽不说,但心里的想法却瞒不住王学谦,无非是因为求是书院已经关闭了两年,想要再次复课,难度可想而知。
就看郭秉文从无到有创办国立东南大学,这还是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但是步步维艰,尤其是有实力的讲师、教授,都不好请。听说,郭秉文老不容易拉拢的一些教授学者。还被一个师弟让截胡了,要不就是被挖了墙角……
“先生是在担心办学无资金?”
“钱不是万能的。”
辜鸿铭说了一句让自己脸红的话,当然。燕京城内的大学教授,就是工资不发,也不会饿肚子。给报社写稿子,挣稿费,也不老少。更有甚者比如胡适,已经隐隐有‘金牌培训师’的名头,到处讲学,到处挣外快。
可如果说办学校,还是一所大学的话。没有钱,想都不要想。
“两百万。”
王学谦一开口。就是让辜鸿铭有种戚戚然的伤感,谈钱。谈钱多伤感情啊!老朽要是有两百万,也能办下一个南开。显然,天津的张伯苓也不是默默无名之辈,南开在获得了大笔的资金注入之后,已然成为北方最重要的名校之一。
“三年内,学校的建设资金不少于两百万。除了每年的正常开支外,学校工科、理科等应用技术学科,还将获得每年不少于2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用来采购国际上先进的设备……”
“不要再说了!”
辜鸿铭喘着粗气,这哪里是办学校啊!简直就是败家,国内的大学,哪家大学每年能花掉上百万的资金?
还花两百万建设学校,辜鸿铭觉得要不是自己脑子坏掉了,就是王学谦脑子烧掉了。
可王学谦显然并不是头脑发热的人,浙江没有一所正规的大学,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宁波以及其他地区,将在未来的几年内,持续投入基础教育的资金。按照教育厅长陶行知的建议,小学,中学,将实行半工半读,用来激励学生。另外也方便家庭负担重的学生,能有时间帮助家里干活。
但是这也无法阻挡的是,在未来的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大量的中学生毕业。然后,浙江竟然没有一所大学,只能将好不容易花巨资培养的学生,都送到其他省份的大学,等于是将整个浙江的未来都断送掉了。
留学倒是一个不错的出入,但总不能有都留学吧?
这也不现实,所以,在近期内,创办一所大学,对于浙江的整个教育体系来说,举足轻重。
而一所知名的大学,没有一个知名学者担任校长,起步就等于比别人矮了一截。王学谦倒是考虑过竺可桢,这位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