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海行 第357章 西京长安_页2
过江朔等人当时不知罢了。
浐水上的舟楫只载人不运货,因此尺寸都甚小。众人分乘数条小舟,顺水而下,很快就走过了四十里水路,出了骊山,浐水果然注入一潭,此潭不甚广大,却密密麻麻停满了舟楫,其中就有不少上门填阙船,看来此处就是漕运的终点了。
浑惟明拿手往西南岸边一座低坡上的高楼一指,道:“天宝三载通渠之时,韦相公在岸边长乐坡上修建了这望春楼,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功会,将各地漕船集中到潭的一边,每条船上都标出地名,载满当地各种特产和奇珍异宝,驾船人皆头戴斗笠,身穿宽袖衫,驾舟依次驶过望春楼下接受圣人检阅,天子大悦,赐潭名曰广运潭。当年老浑也在其中呢。”
江朔望着广运潭边望春楼,见潭中樯帆云集,岸上高楼依然巍峙,然而当年开潭建楼之人已被远离缙云,不禁唏嘘浩叹不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弃舟登岸,向西翻过长乐坡,见一条明渠迤逦向西南流去,浑惟明道:“这便是供给大半个长安城用水的龙首渠。”
睿息和怀瑾却在此处告辞,他们是摩尼教人,摩尼教在大唐是钦定的邪教,他们不愿意改换面貌进入长安城,因此直接从城北西行,径向崆峒山去,和江朔约定在崆峒山脚平凉县碰头。
顺着龙首渠行了不过数里,终于见到好大一座都城,城墙高逾两丈,两头竟然望不到边,浑惟明告诉江朔长安城东西长度有五千五百步,南北更有六千两百步之长!
东面城郭共有三门,正中为春明门,然而江朔颇感惊奇的是:堂堂都城的东门竟然只有一个门洞,他忍不住问道:“我听说都城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洞,怎么正东门春明门只有一个门洞?这可太小了吧?寻常大城四门也有三个门洞呢。”
浑惟明笑道:“春明门靠近南内兴庆宫,南内曾在开元十四年和开元二十年两次扩建,春明门受到影响,门洞也由三个减少为一个。”
众人从春明门进入长安城,长安是都城,也是中原最重要的商贸、文化中心,每日官员、使节、客商、百姓各色人等络绎不绝,众人只凭寻常过所,便得以京城,一般城市有这么多僧、道一同进城,守卫总会觉得奇怪,要盘问一番,长安城的守卫却问也不问,就挥手放行了。
穿过春明门时,浑惟明问江朔:“少主,你可看出什么不寻常之处?”
江朔道:“这春明门可太深了,寻常城门也就三丈来深,这春明门的深度却有十几丈深度,难道长安城的城墙竟然有这么宽吗?”
浑惟明道:“长安城的城墙虽然坚厚,也不过四丈宽,这春明门之所以这么深是因为它其实是两座城门夹在一起的。”
江朔怪道:“这却是为何?”
浑惟明道:“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叶清杳自幼生活在长安城中,又随着李腾空多有出入宫闱,因此对长安城也颇为熟悉,接过话头道:“开元十四年之后,当圣就从大明宫移到春明门内兴庆宫听政,号‘南内’,这兴庆宫原是长安城中一坊,名隆庆坊,乃今圣龙潜时的藩邸,圣人登基后为避圣讳,将隆庆改为兴庆,开元二年将兴庆坊全坊改为兴庆宫。”
江朔笑道:“圣人倒是念旧。”
叶清杳道:“开元八年,在兴庆宫西南部建成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但兴庆坊狭小,二楼无城垣拱卫,临街而建,可不太安全,因此开元十四年,将北侧永嘉坊的南半和西侧胜业坊的东半并入兴庆宫,并建造了朝堂。圣人这才移入兴庆宫听政。”
说着话,他们已穿门而过,走上了春明门大街,大街宽有一百步,北侧就是兴庆宫,但见宫墙高耸,西南角果有二楼夹峙,想来就是花萼相辉和勤政务本二楼。
江朔道:“这街道甚是开阔,看来宫苑开拓也没有影响到这里啊,为什么会把城门缩小呢。
叶清杳道:“兴庆宫虽然几经扩建,但终究和北面大明宫不能比拟,圣人仍需在二宫之间往来,然而天子仪仗每日里在城内穿行,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