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与不孝生死绕 功勋卓著震敌国_页2
更新:04-23 15:02 作者:巴巴忌酒 分类:科幻小说
不让孙权察见一人一马。为了不致军民惊慌,文聘以身作则,不穿铠甲,不提刀枪,卧于府中床上,并将此情不时晓示军民。面对死寂一片的江夏主城石阳,孙权果然生疑,告诫部将:"曹魏自曹操至现在的曹睿,皆认文聘其人乃系忠臣,故将战略要地江夏委托于他控守,时下我军铁流如洪而至,他却举城潜默不动,这种情形只能说明文聘定有企图,而这个企图的最大可能,就是故意示弱于我,引我入城,然后策因外援,合击于我。"于是放弃进攻。等到数日后孙权醒悟过来,重又挥师攻打石阳城时,城防工事已被文聘所部抢修如新。孙权久攻不下石阳,悻然中下令退兵。文聘见情,施以"反戈一击"之计,开城领兵追击,打得孙权军队损失惨重,狼狈窜回东吴。
;;;相对于孙权因疑心而失却战机,魏明帝曹睿则是胸有成竹。闻知文聘坚壁御敌,群臣无不提议发兵前往江夏相助文聘。曹睿分析道:"孙权向来习惯水战,这次他之所以敢于下船开展陆地攻击,是想趁我方不备偷进而已,如今孙权已经与文聘相持,见罢文聘已有准备,必定不敢久留。“曹睿的"放心大胆",从另一侧面证明了他非常信任文聘的军事才能。
;;;文聘驻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境如磐石,"名震敌国"。曹魏念文聘功勋卓著,封其子文岱为列侯,赐其堂侄文厚爵关内侯。文聘死后,追谥曰壮侯。文岱英年早逝,又赐其养子文休爵关内侯,文休死后,赐其子文武以爵。公元243年,文聘得享从祀曹操庙庭。
;;;但很是奇怪,文聘死期无有具体记载,只知获龄五十有余。
;;;据说原因出在当时的编史学者,他们仍定文聘为"背主之徒",故未记其卒年。
;;;;;;;风云三国,战事频繁。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背后,书写着胜者为王的傲慢、败者为寇的落寞,以至"胜败乃兵家常事"一语,成为英雄豪杰们用于安慰自己人生走向的至理借口。
;;;如此看来,好像世上应该少有常胜将军。但少有,不等于没有。比如三国时期,就有一个被公认的百战百胜名将,据说还是当时的唯一。此人不是别人,乃系曹魏大将文聘。
;;;文聘,出生年月不详,字仲业,南阳宛,即时下河南省南阳市人。有一子,名文岱;有一养子,名文休;有一堂侄,名文厚;有一孙,名文武,乃文休之子。
;;;文聘早年事奉荆州霸主刘表,位居大将之衔。刘表委托其镇守荆北,负责抵御来自北方诸侯的蚕食与进攻。
;;;公元208年,已经统一北方的曹操,剑指荆州。刘表因病加恐而死。刘表次子刘琮继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魏大军,刘琮仓促间与文臣武官们商议,最后决定不拒而降。其时文聘远在荆北,得到刘琮唤其一起归顺曹魏之邀,叹道:"我身为先主所倚之将,不能保全荆州土地,已属失职,只有等待受罚,别无他意。"
;;;很快,曹魏完成了接收荆州的各项工作。为让荆州尽快重上正常运作轨道,曹操分别会见了荆州的主要投臣降将,等到约见文聘时,文聘姗姗来迟。曹操问道:"因何原因,来得这般迟啊?"
;;;文聘喑然神伤地答:"我为自己不能辅弼刘荆州(刘表)并保荆州土地完整而感到惭愧。时下荆州已经易主,我的心里实在是悲痛欲绝,但却厚颜苛活于世,因此也就没有面目提前进见明公了。"说罢唏嘘饮泣起来。
;;;曹操为之怆然说道:"仲业,你不愧是个忠臣。"于是施以厚礼,招待文聘,并将原有军队悉数授予文聘掌控。文聘感佩于曹操的坦诚厚爱,即示随曹之心。于是曹操嘱他与曹纯一起,前往长坂坡追剿刘备。
;;;此时,刘备带着手下及众多愿随于他的逃难百姓,欲入襄阳城中暂栖,但被刘琮及蔡瑁等拒绝。刘备急往长坂坡而去,文聘率兵追来,在当阳端住刘备去路。刘备大骂:"背主之徒!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汗颜,拨转马头,带兵离去。
;;;这年十二月,赤壁之战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