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366市场换技术_页2
些条件。”
“什么条件?”
“技术转让。”林振华道。
“什么意思?”何海峰问道,对林振华的想,他一向是很是有兴趣的。
林振华道:“老何,来看,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各种设备的进口规模不竭扩大,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很是值得关注的买家了。咱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地位,在引进设备的同时,要求设备提供商向我们转移设备的制造技术。也就是,我们不单要买鱼,并且要让对方教我们如何抓鱼。”
“这个不成能吧?”何海峰道,“人家自己就是卖鱼的,如果教会了抓鱼,人家岂不要饿死了?”
林振华道:“不会的,我们目前在许多领域里,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不止一代,而是两代、三代。对方固然不成能向我们让渡最先进的技术,但如果我们要的只是落后一代的技术,对方其实不一定会拒绝。”
“能举个例子吗?”何海峰问道。
“能。”林振华道,“好比,我们国家曾经组织过11万吨乙烯的攻关,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目前国家计委有意开展30万吨乙烯设备的攻关,但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缺口,各家企业也缺乏积极性,所以这项技术我们一直都未能掌握。而国外目前已经拥有了60万吨乙烯的技术,我们要求他们转让30万吨的技术,对他们来,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我们就算获得了30万吨的技术,不还是落在外国人的后面吗?”何海峰抬杠道,他倒不是否决林振华的意见,只是用这样的方逼着林振华把自己的想充分表述出来罢了。
林振华道:“有30万吨的技术,总比没有要好吧?我们连11万吨都没有解决,如果一下子能够拥有了30万吨的技术,那么要追赶60万吨的技术,也就更容易了。”
何海峰担忧道:“这样会不会致使国内企业失去搞研究的动力,一味等着从国外引进了?这个想,好像有点造船不如买船的味道哦。”
造船不如买船,是文革时候被批判的一个观点。那时的认识是,只有自己造船,才能掌握造船的经验,这样才有可能造出更大的船。推广到科研领域,有些人认为所有的技术必须自己研究一遍,才能掌握其原理。如果从国外引进技术,那么就会丧失失落研究能力。
林振华微微一笑,道:“老何,太看我们基层科研人员的觉悟和水平了。其实,就是在批判造船不如买船的年代里,我们也一直都是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那时我们把国外的设备买回来进行拆解、仿测,这不合样是借鉴他人的技术吗?现在我们有这样的条件,直接从国外引进技术,节省我们摸索的时间,有什么欠好的?就算要自己去做一遍才知道,我们也要把做的提高一些吧?”
何海峰道:“好吧,姑且认为这个想是有事理的,那么,又凭什么相信他人愿意把落后一代的技术转让给我们呢?人家也能想到这一点的,我们掌握了落后一代的技术,与他们的技术落差就缩了,人家也不肯意给自己培养出竞争敌手吧?”
林振华呵呵笑道:“这就涉及到做生意的智慧了。同样是30万吨乙烯设备,日本人能做,德国人也能做,还有意大利、荷兰、美国,都有同类的技术。不肯意转让,总有他人愿意转让的。资本家是逐利的,我就不信他们会为了这些落后一代的技术而甘愿抛却一个2亿美元的合同。”
“是,如果他们不转让技术,我们就不把合同给他们?”何海峰有些理解林振华的意思了。
“这就叫市场换技术。”林振华笑吟吟地道,“到目前为止,咱们已经引进了5套30万吨乙烯的设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还会再引进5套,甚至10套。这个市场我们原本就已经让出去了,如果再不换点技术回来,不是亏了吗?”
市场换技术这个概念,在那时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主要是从中国引进德国轿车技术这个案例引申出来的。关于市场换技术的得失,后世褒贬不一。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在昔时,无论是否愿意去换技术,中国都根本就守不住这些市场。那时的选择只有两个:第一,让出市场,换回技术;第二,让出市场,不要技术。
任何一个脑子没有进水的决策者,都应当会选择前一项的。
批评者往往是从自己的想象解缆,构造出一个只要自己留住市场,就能够推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