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117章 正阳门上_页2
更新:01-09 04:17 作者:富春山居 分类:玄幻小说
件事不闻不问?然后静待这件事就此翻过去吗?”
朱由检转过头来看了夏允彝和牛金星一眼,夏允彝昂头看着自己,目光清澈;牛金星低着头站在一边,虽然屈着身子,但却站的笔直。
他微笑着说道:“在上来这处城墙之前,朕倒是想过,是不是要强令你们接受朕的主张。
不过站在这城头吹了吹风之后,朕突然想通了。想要拆除这些有形无形之墙,光凭朕一个人是做不到的。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尚且要三个帮手,更何况是改变偌大一个国家。没有大明青年发自内心的变革需求,这个国家的旧习俗是难以撼动的。
朕让你们建立青年学会的目的,也是想要鼓起我大明青年改变这个社会勇气和意愿。现在你们有了这个意愿,朕却要下手去压制,朕不就出尔反尔了吗。
青年学会的成员,日后终究会有人走上当朝执政的位置的。当你们领导这个国家的时候,朕希望你们能够成为,和朕一起为共同的政治目标奋斗,而不只是一群惟命是从的下属。”
听到崇祯如此开诚布公的向两人袒露了心声,牛金星已经感到受宠若惊了,他不着痕迹的拉了拉夏允彝的衣袖,小声而快速的劝说道:“瑗公,陛下对我等如此坦诚,我们还是到此为止吧,不要坏了君臣之礼。”
夏允彝低头不语,犹如被石化了一般。朱由检等待了一会,便对两人说道:“你们不妨在此处多思考一些时辰,看一看正阳门城头的风景,朕就先回宫去了。”
当崇祯转身走到了下城的台阶口时,夏允彝抬手轻轻挣脱了牛金星的手掌,他匆匆上前几步,对着皇帝弯腰作揖道:“陛下请留步,学生还有问题,想要向陛下请教。”
朱由检收回了踏出的右脚,转头看着夏允彝许久,才出声说道:“说吧。”
“学生也知道,陛下说的乃是正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官军杀良冒功之事,需要拆除那些墙。但是陛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就光明正大的处罚了那些官军,然后再堂堂正正的去变革那些不好的事物呢?难道这也有错吗?”
朱由检抬头看了看天,今日的天气很好,万里无云,因此抬头看去,天空一片湛蓝。他看着天空许久,才回道:“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了解,想要拆除有形无形之墙时,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朋友。
对于朕来说,一切维护有形无形之墙的人,就是阻扰朝廷变革社会的敌人。而那些愿意服从于朝廷命令,执行朝廷制定的变革政策的人,就是朕的朋友。
高迎祥、紫金梁纠集陕西流民作乱,既没有组织流民生产自救,又没有提出如何帮助流民活下去的计划。他们有的,只是四处流动作战,劫掠大户和地方百姓的库存,吃光一个地方的粮食,便拉起更多的流民转进到下一个地方去。
对于陕西百姓来说,这些流民军就和蝗虫一样,消灭了他们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只能被流民军裹挟着前进。
如果我们不尽快遏制住流民军的发展,那么原本就因为连续受灾而勉强维持的陕西,很快就会变成流民大军肆虐的天堂。
一旦陕西全境糜烂,则大明西北地区也就等于完全沦陷。数百万的陕西流民一旦冲出省界,则守备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区,必然也是乱做一团。
中原腹地若是成了官军和流民大军的战场,则不仅北方唯一一个粮食产出大省被毁灭,就连连接南北的漕运也要受到威胁。
陕西加上中原腹地的百姓,足有上千万之众,若是这样庞大数量的百姓都成为流民,我大明一年产出的粮食怎么够这些不事生产的流民所食?
洪承畴以快刀斩乱麻之势,清剿了这伙流民军,便是杜绝了我大明最坏的一个选择。在平乱过程中,官军的确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恶迹。
但是朕刚刚已经说过了,这不能全怪在官军身上,朝廷也同样有一部分责任。如果仅仅因为舆论的压力,就要把有功之臣打成丧尽天良的匪徒,那么今后谁还会为朝廷效力?
朕听说,欧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之下,还能坚定不移的完成既定的政治目标,这样的人可称为政治家。
为了迎合公众舆论的喜好,随时可以放弃自己政治目标的人,只是没有原则的政客。
政治家和政客的最大区别,前者可以推动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