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第二百四十六章.德庆皇帝的动作【第二更】._页3
不过,对于如今朝中的这些空缺的实权官位,德庆皇帝也确实有意留给太子一部分,所以虽然不满程远道的急切,但终究还是没有出言指责。
然而,程远道虽然最先出手争抢,但太子一党的众官员之中,除了少数几人之外,却大都有一个相同的缺点——那就是这些人不缺学问、不缺人品、也不缺声望,但办事的能力与经验却总是存在着疑问。
所以,程远道的建议,也很快就被人反驳了。
“陛下,老臣以为,刑部尚书之位固然需要有人接替,然而程阁老所提议的太子少保曹荣却绝不是合适的人选,这位曹少保固然是当世大儒,但在担任太子少保之前,最高也只做过太常寺卿,只是负责掌管礼仪祭祀。于刑部的审侦之道并不精通,如今原刑部冯尚书告老还乡、原侍郎闫鹏飞收押候审,正需要一位精善此道的官员坐镇。老臣以为,如今最合适的人选是河南按察使林承泽,还望陛下明鉴。”黄有容出列说道。
河南按察使林承泽,虽是被黄有容推荐,但他却是另一位阁老沈常茂的人,显然这是沈常茂与黄有容二人合作的一部分了。
果然,随着黄有容出列发言。沈常茂也随之出列表示赞同。
另一边,吏部尚书宋启文出列道:“陛下,山东左布政使张伯崇任期将至。此人已是先后在云南、广西、贵州三道担任地方长官,在任期间的政绩皆是出色,如今年纪也适合,臣以为当是接任刑部尚书的最佳人选。至于黄阁老与沈阁老所提议的林承泽。如今任期未满不说。且吏部对他的政绩考核也不见有太多出色之处,臣以为还需要继续在地方历练,还请陛下明鉴。”
许多人说,周尚景在朝中势力,一半来自于吏部,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些道理。
吏部掌管天下官员的考核、升迁与调动,说是朝中的核心衙门也不为过。周尚景掌握了吏部之后,在与人相争之间。也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比如现在,宋启文仅仅只是一句“政绩考核不见有太多出色之处”,就顿时让林承泽接任刑部尚书的希望少了一半,即使林承泽有黄有容以及沈常茂两位阁老的支持,却也不能避免。
这些年来,德庆皇帝不止一次想要整顿吏部,让吏部摆脱周尚景的影响,奈何周尚景对吏部的经营,比赵俊臣对户部的经营还要更加牢固,若非是周尚景的亲信门人,也根本坐不稳吏部尚书的位置,如此尝试几次之后,因为吏部太过紧要,为了避免江山动荡,德庆皇帝却也只能暂且放弃了。
另一边,随着宋启文的发言,周尚景也随之出列,却并没有直接为自己的门人张伯崇争取刑部尚书的位置,反而转移了话题,说道:“陛下,如今除了刑部尚书的位置以外,却还有一个刑部侍郎、一个工部侍郎、一个副督察御史,总计三个空缺,老臣以为,这些空缺也应该尽早找到适合人选接替才对。”
周尚景的这些话,却是在提醒朝中各大派系,如今朝中的实权空缺官位不少,不必只盯着一个刑部尚书的位置争抢,却是隐含着要与其他派系合作瓜分的意思。
当然,在朝中各大派系之中,周尚景的权势最大,自然也要得到最大的好处。
而就在朝中各大派系纷纷发言之际,工部尚书左兰山不住的向赵俊臣打眼色。
左兰山并不清楚赵俊臣与周尚景之间已经达成了协议,还以为赵俊臣会全力为李立德争取这个刑部尚书的位置,所以眼见各大派系纷纷发言,但赵俊臣却依旧沉默,不由有些着急。
左兰山却不知道,若是赵俊臣如今有心为李立德争取刑部尚书的位置,那么他就不会任由冯坡告老还乡了。
实际上,德庆皇帝恐怕也不希望刑部尚书的位置由李立德接任,毕竟如果这样的话,朝中六部衙门之中,竟是有一半被赵俊臣掌控,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权势发展也会脱离德庆皇帝的掌控,这是德庆皇帝绝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德庆皇帝才会任由冯坡告老还乡。
不过,出于各种考虑,如今即使是装模作样,赵俊臣也应该争夺一番。
所以,在左兰山的不住暗示下,赵俊臣终于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刑部人手空缺,正应该由熟悉刑部的官员接任刑部尚书的位置,臣举荐刑部侍郎李立德,此人办事干练,也在刑部任职多年,正是最适合的人选。”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