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墙 第二百一十三章用人之道_页3
次预考,只有通过了预考,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连预考都通不过,那科举也就不必参加了。”
“明白了,此事我会与学院中的学士们讨论。那关于科举的考题,主公有什么意见?”
“唔……诗词歌赋可以少一点,那东西除了陶冶情操外,对民生没有多大用处。我们需要的是可以让治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能吏,不是只懂得颂词吟诗的才子,考题可以偏重实务一些。”
“主公打算重才不重德?”蔡邕有些不满的问刘福道,一旁的卢植也有些不高兴的瞪着刘福。
刘福见状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忙补救道:“两位恩师误会了,我并非是想要任用那些有才无德之人,而是这世上有才有德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而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人尽其用,各展所长。举个例子说,有两个县令,一个很有能力,带着治下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但这个人有点小毛病,贪了一些钱。而另一个虽然清正廉洁,但却没有足够的才能,他治下的百姓只能维持温饱,遇上灾年甚至要饿肚子。两位恩师,若是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选择提拔谁?”
“呃,这个……”卢植、蔡邕被刘福的问题问住了。从本心出发,二人想要提拔那个清廉的县令,只是这个人能力不足,连一个县都治理不好,又如何能够委以重任。可提拔另一个有些贪污劣迹的县令,二人又不太愿意。
见卢植蔡邕不说话,刘福笑着说道:“两位恩师,不必犯难,其实这事很好解决。那个清廉的县令我会把他交给司马防,而那个有劣迹的县令,我会将他平调到另一个穷困的地方。”
“为何?”
“御史台需要懂得自律,清正廉洁的人,而地方的建设则需要有才干的人。他贪污我不怕,千里求官只为财,但这个求财必须要有个度。如果能够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安康,那给自己捞取一点好处并不是什么大事,百姓也会容忍这种事情。但如果一方百姓已经够苦了你还想要从他们身上捞油水,那这个官就该死了。”
“主公不担心这样会助长那种官员的贪腐?”
“担心啊,所以御史台、监察司需要睁大眼睛。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听到刘福这话,蔡邕还想要说些什么,一旁的卢植伸手扯了扯蔡邕的衣袖,示意蔡邕不用再说。蔡邕虽然不解,但还是选择了闭嘴。在回学院的路上,蔡邕不解的问卢植道:“子干你方才为何阻止我继续劝说主公?”
“伯喈,你希望将主公教育成一个正人君子?”卢植有些纳闷的反问道。
“……正人君子不好吗?”
“正人君子当然好,只是主公的身份,注定他成不了正人君子。伯喈你知道吗?主公今日所说的那番话,我听后感到很欣慰。”
“欣慰?”
“是啊,在你我眼中,主公就是我大汉的中兴之主,可正人君子是成不了中兴之主的。想要振兴大汉,主公就不能做正人君子。而主公的用人之道,正是应了那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很好。”
“可这样一来,主公的声名……”
“主公要什么声名?他需要的是振兴大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主公就算是变成一个小人,我也不会有半点的不满。你还记得主公曾经对我们说过的厚黑二字吗?”
“……你是说那回主公跟我们闲谈时所说的但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厚黑之辈?”
“是啊。这话虽然听得刺耳,但仔细想想,还真是如主公所说的那样。就拿咱们大汉的开国君主高祖来说,开始不过一亭长,但最后取了天下的,却是他。他凭得是什么?论勇武,论人品,他似乎都比不上楚霸王吧。”
“子干慎言!”蔡邕有些紧张的提醒卢植道。
“伯喈你紧张什么?这话可不是我说的。”卢植见状笑道。
“我当然知道评价高祖的话是主公说的,可你这样说,万一被有心人知道了,说不定就会惹来一场麻烦。”
“你呀你呀……不要一天到晚的待在书房里足不出户,就知道研究你那些宝贝古籍。抽空多到学院的辩合台去转转,听听那些学子的言论。”
“怎么?难道那些学子什么都敢说?”
“有主公亲笔所提的‘言而无罪’四个字在,他们有什么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