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情深 第一章 清明上坟
母亲三十一岁守寡,每逢鬼节,天不亮就早早起床,匆匆上路赶往坟地去“看”丈夫。道友阁 www.daoyouge.com冬天田野上空旷无人,只有枯树荒草,偶尔听到乌鸦的叫声,吓得人毛骨悚然,腿肚子转筋,额头上沁出冷汗。
到了自家的坟地,祭奠完毕,母亲一屁股坐在丈夫的坟头上放声大哭,眼泪滴湿了衣襟,滴湿了脸前的一片土地,她用手抓着坟头的土,恨不能把他从棺材里刨出,唤醒。她声嘶力竭地哭诉:“我的人呀!你撇下我走了,撇下五个年幼的孩子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怎么过呀!你把我带走吧!”她用头撞坟冢,她凄厉的哭声在荒野上回荡,周围一片死寂。
母亲中等身高,体态偏瘦,长得眉清目秀,勤劳手巧,言语不多,善解人意。是个百里挑一的优秀女子,可叹命运不济。
母亲十八岁结婚,婚后十三年,丈夫突然病故,她成了寡妇。正需要丈夫体惜爱怜温馨相伴,需要丈夫挣钱养活,一切却戛然而止。断了经济来源,没了丈夫依靠,她顿时陷入绝望之中,每日以泪洗面。可是在孩子们面前她需要强打精神,她想:“我泪滴不止,孩子们哭哭啼啼,一家人真的不活了吗?我不能忘记丈夫临终托孤,苦死累活我要把五个孩子养大。”母亲只在无人处呜咽抽泣,她是个刚强的人,有苦在心里,有泪咽肚里。
清明寒食是活人祭奠死人的鬼节,只有到鬼节她才能到丈夫的坟头上痛痛快快哭一场。她盼了清明盼寒食,就像牛郎织女盼七月七鹊桥相会一样。清明,天刚蒙蒙亮,她摸黑起床,身穿白衣裤,脚穿白鞋,一袭孝服,按当地规矩死者七七四十九天后亲属不再穿孝衣,也有戴孝三年的。母亲平时不穿白衣,上坟一定要穿白戴孝的。以表达她对丈夫永远的怀念永远的忠诚,她要守寡一辈子。上坟的前一天晚上,她几乎整夜不眠,熬夜做上坟的供品。她把上好的猪油切成丁,和葱花面糊搅拌均匀,摊成薄薄的小饼,就像给丈夫准备晚饭一样仔细。脂油饼是丈夫生前最爱吃的面食,然后她用布一层层包好,揣在怀里。一切收拾停当,她悄悄出门,怕惊醒家人,急匆匆赶往十几里外的墓地,仿佛去会见挚爱的丈夫,她完全沉浸在梦幻之中。
清明万物复苏,大地回暖,泥土芳香,柳树吐牙,绿油油的麦苗随春风起伏,像绿色的海浪。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踏青赏春的好季节。可是景由心生啊!
母亲记得她结婚的第三天,按当地规矩随丈夫去上坟,认坟头。那是初冬的一天,田野上的庄稼收割完毕,四处空旷而寂静。他们坐在一辆马车上,土路崎岖不平,车在路上颠簸,人在车上晃悠。父亲搂住母亲的肩膀,母亲幸福地依偎在他宽大的臂膀上。
在广袤的田野上,马车不紧不慢地前行,新婚夫妻默默相拥着,享受着温存和甜蜜。不知不觉车行十几里地,父亲指着远处李氏家族的墓地,母亲顺手势眺望,她看见:两棵高大笔直的松树,几棵柏树,屹立在一群坟茔的左右。到地边驭手把车停下,父亲拉着母亲的手向墓地走去。他们先来到一座青砖砌成的墓冢前,那儿立着一块高大的龟趺螭首青石墓碑。碑正面刻先祖姓名官衔,生卒年月日,背面篆刻事迹功名德政。墓碑上方有砖石结构的碑楼,碑楼顶部重檐式,砖面浮雕花卉、兽头图案,气势宏伟,这片墓地里埋葬着先祖、曾祖、祖父等先人。父亲指着有墓碑的坟茔说:“这是我祖父的墓,它前侧的空地方,是留给我的,这是携子抱孙位。就是拉着儿子的手,孙子卧在祖父的怀抱里。当然这个墓穴也是你的,我俩今生今世,活要同衾,死要同穴。”母亲说:“不说败兴话。”父亲解释:“这叫认坟头,认识每个坟头里埋的是谁,还要知道自己将会埋在哪个位置。皇帝最讲究吉利,他们一登基就开始修陵园,不是败兴,是身前安排身后事嘛,人有不死的吗”母亲心里想:“他说死要同穴,这就是盟誓,要生死相依。”母亲听着丈夫诚挚的话语,心里无比踏实温暖幸福。结婚只有三天,父亲已经深深爱上母亲。他们烧纸祭奠完毕,手牵着手走向地头,享受着爱情,享受着清新的空气芳香的泥土,享受着静谧的两人世界,蓝天大地远山近树满眼都是景。幸福的一幕永远定格在母亲的心里。
随丈夫一起上坟,已是永远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