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山几代人的梦 第四章_页2
,因此回到连队的驻地,多有感想而作。
泱泱大国九百六,七亿华人如落罛。
文明五千谁扼杀?世路巇险文学瘦。
家喻户晓样板戏,童叟皆能唱几句。
新华书店人书稀,焉难说坑儒焚书?
当时就被班长和一些老同志看到了,其作被认为反动,他回报与排长、指导员,狠狠地批评了我,这也是我当兵以来受到的第一次批评。
最让我害怕的就是拉练,我虽然有些畏惧却从来没有掉过队,记得有此演练夺取一个大山头的科目,首先登上山头的只有我和副连长两个人,其他人都掉了队。
我写下了入伍的第二篇日记;
三九风寒利如刀,迎面似刺矛。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
目断千山小。
战士一去高山顶,且敢放声笑。
敌若剚刃,范我前哨,
有来无回了。
公元一九六九年是中苏关系最恶劣的时刻,两方边界囤兵数百万剑拔弩张,我部奉令开拔内蒙古,星辰满天,北风凛冽,我部出发了。
我又在进军的途中写下:
红旗舞朔风,队伍从容,
开步北国赴内蒙。
雪飘草原一路歌,唱破九重。
谁忍隳疆土,敢于交兵。
男儿志在沙场上,不惜流血和牺牲,
乃我使命。
我部进驻了内蒙古大草原,驻守在群山之中,我们连队所驻际防的大山可能叫戴拖其嘎山(锡林浩特附近),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坑道就是我们死守的阵地。吃的是小米饭,就的是干萝卜条子。因为我们是兵,没有人叫一声苦。整整是一个漫长的冬天,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
我又欣然地写下一篇日记:
谁道北国无好景,每到春来,
草荣还依旧,目望草原茫无际,
她比江南谁说瘦。
此地虽然少杨柳,却有一番浩然真面目。
不是小楼一轴画,这乃千里目难收。
我写此诗说明我对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说心里的话我十分爱着这块美丽的地方。看这里的牧民是多么勇敢,能在这里生活的人是多么了不起。万马奔腾就是蒙古人的向征,成吉思汗是他们的先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领袖,留给他的后人就是英勇无畏,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
我们坚守着这座山头迎来了金秋,这天傍晚,是星期五,因为战备紧张被定为我们的休息日,天色很好,我和田厚军、姚军朴、赵祥云、李允夫、李福前、李凡亚、张长军,冯兆红几位老乡,还有安徽省宣城县的汪长寿、阮日月,史火根;四川省的黄朝中、邱中品、徐友万等战友登上戴拖其嘎山的顶峰,俯视着大草原的秋色,乃是心旷神怡,谈笑风生。突然传来阵阵的雁鸣声,我抬头望着南去的雁群,不禁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母,便写下此诗:
自秋来,花落草枯,眼中晚景难收,
空有雁阵,长鸣短呼。
问它去何处?过长城,越黄河,
是否还要去徐州?
眺望,叹家心一片片,可肯捎书?
边关钜铁,万铢积,能将长城筑。
好男儿,要为国家付出,别无他思虑。
想家乡,念父母,只能是饭后茶余。
忠孝,无能为力都去相顾。
第二年我们连队才走出山洞转防一棵树,一棵树不仅是地名确有一棵碗口粗的老榆树,几百年才有丈余高,可见内蒙古除了长草其他的生态有多么脆弱。还有春秋二季最忌的是火,我们部队在这短短的两年当中就救了三次大火。
我也为扑火写过这么一篇日记:
烈火烧起人心惊,苍烟弥漫冲长空。
千里浓云吞日月,四边红光动危旌。
草原烽火侵群山,铺天盖地火无情。
万军扑火忘生死,才叫牧民有太平。
我们部队又进入锡林浩特市驻防了一年,我们排承担起前指的警卫。一日凌晨,部队紧急集合,又开始一次拉练的行程。
今晨徒步离城去,昨晚依然在城头。
铁军一别何时来?战士无悉存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