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 第一百三十八章突袭一_页2
极其的低廉。所以这样养成了他们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的习惯,在明治维新之后接触到了西方科技,他们也将这一传统作为不可消除的优点加以放大,将偷袭行动从小打小闹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之中,因此不管是那些年来一次次的国战,还是后世日本人在生意场上的手段,无不是以这种“不宣而战”突然袭击的手段进行,并以此为荣沾沾自喜,特别是在偷袭珍珠港之后宣称炸弹落下的时间和开战宣言递交的时间把握的如此准确,在没有无线电话存在的年代里,这是多么伟大而精确的能力!
所以,日本人是善于偷袭的民族,而偷袭与反偷袭是一脉相承的,你不能指望他们在这方面眼高手低,而在一片自己并不完全了解的地方搞夜袭,那纯粹是脑子有毛病。这个时代没有谁真的能将崂山山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也没有能力针对性的建造出模拟战场的训练场,那不是单纯的成本问题,那难度太大了!
所以夜间偷袭的计划,实际上是将自己置于敌人的优势之下,得不偿失。倒不如在白天,他们警戒松懈的时候动手,看似强攻,实则利处更大,成功率更高一些。
这样的理由和计划报上来,参谋部的人大略也猜的出来,这种对日本人的分析绝不是徐元能作出来的,背后都是那位强大的老板的影子,所以他们也无可奈何。
一百二十人的动作非常迅速,他们分出其中六十人作为阻击部队去卡在北坡土匪增援的要道上,防止枪声响起来之后遭到大规模的土匪冲击,其余六十人分成三个小队,分别从小崂顶上翻过,沿着山脊迅速穿行。到达团崮顶后再分开。从三面包抄攻击。
小崂顶上一共有两个敌方暗哨,是直接在岩石窝子里面掏出来的大洞伪装而成,一面朝着西南方向监视着山坡,另一个在东侧,监视着另外一端自登瀛河逆流而上的小道。这也是此处山中唯一地通道,其他地地方,便是连猎户药农都难以攀援的陡峭山壁。
两个暗哨中的人确实都睡着了,不知道老道用的什么手段,总之在少年们上来的时候,他们跟死猪一般如何都弄不醒。也就无从拷问情报。等徐元上来地时候,他们都成了死人。
要想到达“团崮顶”,他们必须要穿过那里的暗哨,不仅如此,甚至他们想从小崂顶上面越过的时候,都要防止被那边高处的望哨发现踪迹,因此,在大部队行动之前,尖兵小队必须要先将那里的制高点拿下。清理干净。
尖兵小队一共只有六个人,最大的一个十七岁,最小地十三岁,个个瘦地跟猴一般,并且个子都不太高,他们身上披着跟枯草和岩石地面差不多颜色的伪装布,悄无声息的从山脊下的松林之中穿过,来到顶下不足五十米的地方,隐藏下来。小心的观察着不远处那孤悬于山壁间的一个黑黝黝的洞**。
这是冲向他们这面视野最好的一个哨位。表面就是天然出现在灰白色山壁上地一块小平台加深入进去的一道裂缝,下面十几米处长了两棵坚劲的松树。斜着指向天空,而那裂缝平台上则生着些干枯的茅草,看上去更像是老鹰的巢**,尤其是从外面看上去,只能是黑黝黝的一片,谁都不清楚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便是这么一个外观上无可挑剔的位置,正是扼守这一片区域的极佳哨所,想要正面干掉他,最好的方法就是精确地将炮弹打进那个裂缝中,还要祈祷对方没有l型地弯道防御,而对于偷袭者来说,显然行不通。
想要悄无声息突破这样的地方,可行地路线只有两个,从岩壁下方徒手攀上去,或者从上面垂降下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无声手枪解决他们,好在这不是什么大型军事基地,守卫的人绝对不会多。
尖兵小队队长名叫赵春雷,年龄17岁,身高不到一米七,干瘦伶俐,手脚利落。他透过十几米厚的松林仔细观察了一番那个哨位,迅速计算了一下那边的仰角和视野角度,低声安排一下狙击手,丢下背囊,只背着一捆绳子、带着手枪和刀,小心的顺着松林边缘摸到一处稍微内倾的岩壁旁,如同一条壁虎似的将整个身子贴在上面,然后横向慢慢的移动,生怕踩落一块石子弄出大动静来。
寒风呼啸,吹得松林中鬼哭神嚎,干枯的草丛剧烈摇摆着,“簌簌”摩擦出嘈杂的声音。其余尖兵小队的人讲心提到嗓子眼里,一眨不眨的远远望着赵春雷那不断蠕动着的身体,生怕他一个不小心手脚松弛,便要掉下这数百米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