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窥光 第98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之十九!
更新:11-27 07:58 作者:江枫客栈 分类:军事小说
南宋遗民恢复南宋全球海运贸易网络获得成功,并在东南亚吕宋岛、爪哇岛顺塔地区等东南亚各地站稳脚跟后,大量南宋遗民商人潜回中国,秘密联络岭南广州地区、泉州地区等南宋传统通商口岸的商品生产商、供应商和出口商,通过重金收买口岸地区海关官吏等方式,秘密组织商品及货物出口。
元朝初期,由于蒙古人和色目人不是海洋民族,因此他们不清楚口岸海关的业务操作,因此元朝廷仍然采用南宋朝廷余留的口岸地区官吏管理元朝的口岸和海关。这些南宋官吏与南洋南宋遗民,往往存在上下级关系或者亲友关系,因此南洋南宋遗民商人要收买他们基本上不要太多语言!因此,方方面面打点停当后,中国商品及货物马上大量地流向海外,而这些出口货物绝大多没有经过元朝地方衙门的监管,因此造成元朝大量的税赋损失。
蒙古人西征时,收编了大量的可萨犹太人,让他们帮助蒙古人管理商贸、金融(发行国家银票即纸币、管理官办钱庄、吸收民间存款、开展贷款、保险及商贸结算等金融业务)和税收等官府要务,蒙古人对犹太人的能力和办事风格非常欣赏。
由于蒙古人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遇到过几次他们从西夏和金国收编汉人部队发动兵变,因此蒙古人对中国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都不信任和憎恨。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他们从中亚、中东和欧洲征调大量的犹太人、斯拉夫人、突厥人、波斯人等到中国,帮助蒙古人管理元朝的各项朝廷要务。
根据史料记载,元朝初期,广州、泉州等通商口岸地区的布政司和市舶司的要职都是犹太人担任,中下层官吏才由懂行的汉族官吏担任。虽然犹太人不熟悉口岸贸易和海关业务操作,但是他们管理税务和金融方面的老手,犹太人很快通过衙门的税收账本发现,口岸地区商品生产量和向内地采购量与出口量严重不符,他们断定汉人官员与海外商人勾结走私。
元朝廷得知此事后,马上从朝廷刑部派出钦差大臣督办广州、泉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的走私大案。经过对大量汉族海关官吏的刑讯逼供,南海南宋流亡政府——顺塔国在操纵南洋及国际的海运商贸网络的事实,那些商品和货物的走私出口都是南洋南宋遗民商人干的等事实被蒙古人和犹太人了如指掌!元朝皇帝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当即下令禁海,并派出精锐水师远征爪哇岛。
据明朝史家考证,元朝曾四次实行海禁。第一次,世祖至元29年即1292年“以征爪哇,暂禁商贾海者”,至元31年即1294年解除海禁。元朝派出的水师都是收编的南宋水师,这些人都是兵油子,而南洋的南宋遗民大多数都是朝廷官员或者贵族,因此这些元朝水师并不想跟自己的老上级和老主子打海仗,他们出发远征前肯定以情报收集为由,派人去跟爪哇岛的顺塔国谈判,要好处,然后给元朝演一场瞒天过海的双簧戏,对于南宋人而言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交易。
谈判应该非常顺利,元朝远征水师高层应该都拿到了数不清重金。然后他们按照双方勾兑好的剧本,开始远洋征讨爪哇南宋残寇。之后,他们不断给元朝朝廷传送战报,他们战报的内容是,某年某月某日,我师全数到达爪哇顺塔国一带,由于南宋残寇早知我师来征,南宋残寇已全数乘船逃亡别处,我师正在查找残寇去向,由于我师劳师远征近半年,我师给养等物资已消耗殆尽,望朝廷尽快给我运来给养和所需物资;某年某月某日,由于南洋海路复杂、风高浪急,我师赶往残寇藏身海岛路上,遭遇不测风暴,我师已损失舰船及人员超过二分之一有多,请朝廷及时给我师补充舰船和人员......。
元朝朝廷收到这类追而不击,而且不断要给养、物资、舰船、武器和官兵的战报时,元朝廷非常头疼,他们在给与不给之间举棋不定。最后,元朝肯定对这支水师失望透顶,他们放弃了这支被他们认为已经残破不全的水师,他们只能让这支水师在海外自生自灭了。
当然,真是的情况是这支水师全部加入了顺塔国。
第二次,大德7年即1301年禁商下海,武宗至大元年即1308年复立市舶司;第三次,至大4年即1311年罢市舶司,仁宗延佑元年(1314)“开下番市舶之禁”;第四次,延佑7年(1321年)“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英宗至治2年即1322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