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第221章 晚年苏定方,八千破十万!
【自显庆二年到显庆五年,苏定方东征西讨,几乎一年灭一敌国,更是在同一年灭掉了西突厥与百济,且无一例外均生擒其国主,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
其战绩之彪炳,其实并不逊于李靖、李勣等名将,苏定方这个名字应该如他们一般千古流传,为万世称颂,然而他却遭到了后世演义的抹黑。】
【深究这种抹黑的原因,莫过于其最初不是李世民的嫡系,而是从对方阵营走来的,并且官职还越做越大,引来了不少官员、文人的嫉妒和敌视,致使其名声越来越差。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苏定方在唐朝历史上的真实贡献和功绩,他是一位热血洒疆场、勇猛无畏的将领,为唐朝的疆域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
无论演义作品如何抹黑他的形象,我们应该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客观评价他的贡献和价值,给予他真正的尊重和理解!】
苏定方看到这儿,眼眶不由得有些泛红。
他想起了自己从一开始进入唐营的崭露头角,到后面被雪藏整整二十年,到唐高宗李治时期的高光时刻,最后到死在边疆这一生,他经历了大起大落,但也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化为一声长叹:“值了老臣这一生,值了!”
【就是这么一位立下世所罕见之大功的大将,他逝世这么大的事情,竟然都没有人及时向皇帝汇报?!
一直等到很久之后,唐高宗李治才得知苏定方已在乾封二年过世,为此大为痛惜,并严词责备了身边的侍臣一番。
然而,蹊跷的事还不只是大家对苏定方的死讯守口如瓶,而是对这位老将人生中最后一场战役的讳莫如深。】
“嗯?这里面还有什么蹊跷??”
“苏定方死后,吐蕃再无敌手,或许大家只是不想让吐蕃太早知道苏定方逝去的消息吧?”
“唉苏定方可谓国士无双,我突然对李世民没那么喜欢了.”
【据吐蕃文献记载,这一战发生在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是场遭遇战。
苏定方的对手大家想必也不会陌生,他就是当年奉松赞干布之命入唐求亲的禄东赞(在藏文史料中称为噶尔·东赞,又称大论东赞、伦布噶。在汉文史籍中称为禄东赞、论东赞、大论东赞)。
禄东赞时任吐蕃大论一职(相当于唐朝的宰相),他在当时的吐蕃国内是绝对权力的掌控者。他不但主掌国中大事,子侄也都在军中或者朝中担任要职,可谓权倾朝野。】
【一般来说,领兵打仗之类的事,禄东赞从来不必亲自领兵出马,可这一次是个例外。
因为,他得知了唐军新到任的主帅,正是他心心念念的仇人——苏定方!】
【八年前,禄东赞作为主帅领着大军去吐谷浑抢地盘,其副手达延莽布支与苏定方统领的唐军在乌海遭遇,随即交战。
吐蕃军与唐军激战一天,最后吐蕃军大败,达延莽布支战死,其手下八万部众被打得只剩下一千人,藏史称“乌海之战”。
战后,苏定方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带着所部一千余人又回去继续收拾搞叛乱的思结部了,徒留禄东赞一人孤单的在乌海悲伤流泪。】
【要知道,达延莽布支是禄东赞的副手,也就是当时吐蕃政权的三号人物,可谓位高权重。
这么一位重臣亲自率兵出征,结果却被苏定方带着区区一千人给干掉了,这则消息实在过于劲爆!
鉴于国内舆论压力实在太大,吐蕃国内议论纷纷,并且都将矛头指向了禄东赞。
他们认为,禄东赞为大权独揽,控制年幼的新赞普,暗中动了手脚,借唐军之手除掉了达延莽布支。
一时间可谓是流言蜚语遍天下,搞得禄东赞极为被动和头疼,最后不得不效法街亭之败后的诸葛亮一般,主动背起了黑锅,担负领导失误的责任,宣布下课】
【直到两年后,风头过去,禄东赞这才再度雄起。
他先用谋反的罪名除掉了政敌,然后才重新以大臣的身份执掌吐蕃朝政。
如今,昔日的罪魁祸首苏定方好不容易再度出现在眼前,他禄东赞不打一仗报仇雪耻,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啊。
所以,这一次禄东赞决定亲自率领十万吐蕃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