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第七集 聚义瓦岗
更新:10-15 06:15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军事小说
樊子盖固请:天子言出如纶,许诺必践,不宜失信于天下也。
隋炀帝既然脱困,便吝重赏,闻而怒道:公力主重赏,是欲收天下物情邪!
樊子盖因而大惧,不敢回言。
炀帝不舍重赏将士,诏命便依当初平杨玄感之乱时授勋为准,更置戎秩:建节尉为正六品,次奋武、宣惠、绥德、怀仁、秉义、奉诚、立信等尉,递降一阶。此番将士死守雁门者一万七千人,得勋者一千五百人,得第一勋者进一阶,其先无戎秩者,止得立为信尉;三战得第一勋者,仅至秉义尉;其虽在行陈而无勋者,四战进一阶,亦无赏赐。然后仍然议伐高丽,将在雁门关诏命许诺,尽皆推翻,全不作数。
由是将士无不愤怨,就此离心离德,再无效死朝廷之志。
既然复议征伐高丽之事,回想萧瑀在雁门关时所奏,便对群臣说道:突厥狂悖,势何能为!只因少时未散,萧瑀便遽相恐动,逼我下诏罢征高丽,情不可恕!
于是诏命将箫瑀罢黜离京,出为河池郡守,即日遣之。
皇叔候卫将军杨子崇料知突厥此后必将为寇,屡请天子早还京师,以安西北边境。炀帝志在高丽,不在突厥,不胜其怒道:子崇生性怯懦,乱言惊动众心,不可使居爪牙之官。
亦加贬黜,使出为离石郡守。杨子崇乃是高祖杨坚族弟,萧瑀更是皇后同胞兄弟;由是皇叔及国舅皆因进谏罢官,满朝文武,再无敢直言进谏者。
杨玄感起兵围攻东都之时,泊在城外河上龙舟水殿,皆为叛军所烧。炀帝还驾东都之后,诏命江都重造龙舟,共数千艘之多,制度大于旧曾所有。
由是天下财匮,已经渐熄民乱复又大盛。
时有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李子通,颇有勇力,年少时贫困,靠渔猎为生。为人乐善好施,居住乡里时,见到头发花白老人提携重物,必定代为效劳,家有余财,则周济别人。但心胸狭隘,若与他人结下极小怨仇,也必定报复。
山东盗寇纷起之时,有左才相自称博山公,占据齐郡长白山反叛,李子通前往依附,凭其武力得到左才相倚重。当时群盗凶暴残忍,只有李子通宽厚仁慈,故此人都归附。
左才相见李子通颇得人心,由此猜忌,李子通就率领部众渡过淮河,去与杜伏威汇合。不久二人之间复生嫌隙,李子通策划刺杀杜伏威。
杜伏威受重伤落马,被部将王雄诞背负逃入芦苇丛中脱险。杜伏威伤愈之后,收集溃散部众,重振军威,因与李子通结下深仇大恨。
隋朝将军来整率军攻打,先后将杜伏威及李子通击败。
字幕:来整,广陵人氏,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第六子。
来整骁勇善战,屡从征讨,所向皆捷。且又善抚军士,围剿民军每战皆胜,几无败绩。
诸路叛军闻名皆惧,并作歌唱道: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来整因其战功赫赫,位至左光禄大夫。
李子通率领余众奔往海陵(今江苏泰州),又招得士卒二万人,自称楚王。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诏命第三次巡幸江都。
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劝谏道:如今天下大乱,不是陛下巡游之时。陛下应留在洛阳,指挥大军平定战乱,此为上策。
隋炀帝恼怒不已,一连数日都不召见来护儿。其后怒气稍解,招来护儿入见道:卿为我股肱之臣,最为亲近者也。若连你都作如此想法,则朕当指望其谁?
来护儿只是叩头而已,不敢再言。炀帝由此诏令毗陵(江苏常州)通守路道德,使召集十郡之兵数万人,大会工匠,于郡东南建造宫苑,周围十二里,壮丽超过西苑。
是年五月,炀帝向侍臣询问起义军情况,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奏道:贼势渐小。
纳言苏威怒其谄媚,秉直说道:臣不负责此事,不知贼有多少,但知其向在齐州长白山左近,今已到汜水,逼近东都。由于各州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