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1411章 国相
更新:09-07 12:30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军事小说
七月。
摄政首相张超颁令,天下七十岁以上老人,皆赐粮一石、布一匹。
眼看着离八月八这个太史局选定的大吉之日越来越近,最近朝廷也是不断的颁下许多为人称赞的仁善政令。
比如给老人赐粮食布匹,给养老院、孤儿院、育婴堂、救济院等增拔款项。又免了许多地方的田赋!
给京师国子监和京大的学生们钱粮赏赐,给官京畿将士钱粮赏赐,给各地驻军拔赏,给各地官学的老师学生们提前发中秋节礼。
而这段时间,似乎各种祥瑞也是频出。
张超最后甚至不得不亲自出面,要求各衙给下面通知,祥瑞不要弄的太过火。只有如王莽、武则天这样的人才会喜欢搞祥瑞,还大肆的搞。
张超并不需要这种祥瑞来为自己的登基造势。
相比起造祥瑞,其实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置。
商议大宪章的内容,甚至还要调整朝堂的组织架构,甚至是连诸侯国和诸侯领的衙门组织结构,张超也要跟马周等商议。
张超的意思很直白,诸侯可以自置属吏、得敛赋、拥兵马。但不是没限制的,诸侯是朝廷的封臣,诸侯的封地也是朝廷的自治领。
他们得实行朝廷的律法税赋,同时要了便于对大唐这几千家诸侯封臣管理,张超提出朝廷对诸侯领地上的组织要实行统一标准。
比如,王公侯的封地称国,伯子男的封地称领。
封国内设立国务院、议会、军务院、监察厅、警察厅、法院等机构。领地内设立总管府、议会等。
各国各领的组织架构得是一样的。
“我认为诸侯可以自置官吏,但朝廷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国务院的国相、议会的议长、军务院的将军,或领地的总管、校尉这些应当由朝廷替诸侯选派才高且经验丰富、品德优良者充任。”
这与西汉时分封制度类似,西汉分封,诸侯封国的傅、国相,也都是由朝廷任命调派,其它的官员属吏则是由诸侯自己任命。
朝廷派出傅和相,当然也是有要对诸侯监管之意。
现在张超提出这个要求,马周想了想,倒也觉得不是不可行。
“如果由朝廷派出国相、议长、将军或总管、校尉这些,帮助诸侯处理事务,应当也是可行。”
这个需要与诸侯们进行沟通,沟通好了就没问题。诸侯就算知道朝廷有意要安插个人手过去,但只要事先说好,诸侯是封地之主,国相等官员派过去后,就不是朝廷官员,而是诸侯领地官,他们拿的是诸侯的俸禄,替诸侯办事,因此当以诸侯为尊。
“我认为各诸侯国、领,朝廷要派出监察御史和监军御史以及监税御史。”
之前派的三个,国相、议长、将军,算是封国的三大头,而现在张超又提出派三个,这三个却又完全不同了。前三个,算是朝廷帮诸侯们找的管家、护卫队长这类。而后面的这三位御史,却就完全是朝廷的人了,过去就是实打实的是监察的。
监察御史是监察诸侯的,监军御史是去监察诸侯军队的,监税御史是去监视诸侯税收的。
如果说朝廷要派国相、议长、将军给诸侯,诸侯也许还可以拒绝。
但张超要派这三位御史过去,诸侯却是没理由拒绝的。
毕竟现在的分封制度与西周与西汉类似,但却并不相同的。诸侯们不是独立出去的,他们是帝国封臣,封地只是个自治领,自治而已,是有限度的。
他们三分之一的税收还得交给朝廷呢,他们还得实行朝廷的律法税赋呢。
一个诸侯封地派出六人,或者说派出两个团队。
大唐好几千实封诸侯呢。
“这得起码两三万人,会不会太多了?”
褚遂良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就是一个区派出几位御史。本来朝廷也在诸侯的封地区划分了好几个领,比如信度领、河中领、漠南领等。
“朝廷派出总督、提督,再派出御史,这样能节省许多人手。”
张超却笑着摇头了。
派出国相、议长、将军,或者说派出总管、议长、校尉,那是为了对封地增强一些控制权,起码得有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