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第027章】 自强火柴
更新:04-25 04:2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军事小说
与团练规模一起快速膨胀的,则是在何峰主持之下采用新法兴办的各项实业。
在煤矿,一应新购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实现了最初级的机械生产。在矿工人手仅仅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沈家煤矿日产量最高纪录27.8吨,一般在25吨以上,10天便能完成以前一年的产量,平均劳效提高了17倍至多,令人着实叹为观止。虽然由此降低了售价,但利润却以10余倍的速度暴增,不惟沈麒昌赚了盆满钵满,便是谢春秋以下一应管事人员也是水涨船高。
在镇上,机器面粉厂和榨油厂完全进入了满负荷运作状态,一方面依托东北丰富的粮食产出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供应,另一方面又以质优价廉的比较优势打开了销路,不要说新民府一带,便是远至奉天、辽阳、锦州都有商人慕名前来购买。一干股东获得丰厚的回报之后也采纳了何峰的意见,略微提高了工人工资,这一来沈麒昌的仁义之名更在太平镇有口皆碑。
不过,虽然这三项实业兴办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毕竟原有基础,只是采用了新式生产方法而已。创新永不停息,何峰又上马了火柴和肥皂两大新式产业。
别看这两个小东西并不起眼,但在20世纪初的中国却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不要说新民一带没有类似产业,举目整个东三省都是空白。火柴俗称自来火,是太平天国以后才流传入华的稀罕货,最初产品全部来自欧洲,又以瑞典居多,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输入的火柴又占据了近乎99%的份额。七人组穿越后第一个感觉生活不习惯的就是用火,要想起火非得耗去老半天的功夫,除了夏海强这个活宝有兴致捣弄火镰、火石,没有一个不大为摇头。打火机虽然有,却不敢轻易示人,不然可就成了天方夜谭式的怪物。
打火机是造不出来的,但火柴便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何峰做过调查,进口火柴几乎都是黄磷火柴,使用起来虽然性能不错也容易着火,但由于黄磷含有剧毒,误吞食一二火柴头便有可能中毒,在各开放商埠每年都有无知国人因此而招致身亡的。除了误吞食导致毒发身亡外,制造过程也极为有毒有害,根据德国技师透露的消息,此时西方各国的火柴工业在采取严格防范的措施之下依旧每年都有不少工人因为黄磷引发的职业病而死亡。倘若能制造出安全可靠的火柴,岂非是利润丰厚的买卖?
制造火柴的技术并不复杂,说穿了关键就在物料和原料两种。物料又分木材和纸张,前者用来制造梗片,后者用于糊盒包装之用。根据经验,制梗的木材以白杨木为最佳,椴木、槿木、美杨又次之。而东北各省恰恰是白杨木的大宗产地,太平镇附近便有老大一片白杨林,新民府又是有名的木材集散地,除了名贵木材那是要是有什么,至于纸张便更是易得,于是物料问题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解决。
原料是火柴制造根本,尤其是火柴头上面的药料更是生产的核心技术所在。在电脑的帮助下,何峰明白了后世安全火柴的配方——说穿了便是氯酸钾、红磷、白蜡、牛胶、红矾的混合物。;氯酸钾和红磷听上去吓人,实际都是烟花爆竹制造的主要原料,老祖宗早就打好了基础,方便易得,至于白蜡、牛胶等主要用于凝固定型,量并不大。
当然,火柴虽小,制造起来却很麻烦,整个流程包括制梗、整梗、排版、调药、烘干、刷边、涂沙、糊盒、装盒、打包等工序。除了制梗和糊盒可以在外进行外,其余都需在厂内进行。而整串流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便是把火柴梗夹起来,使火柴头可以成批量的蘸油、蘸药,否则一根根操办岂不要急死人?
当时日本在排梗时还是采用手工,不但速度慢而且并不整齐,何峰经过考察,引进了德国生产的整梗机,效率大大提高。
通常情况下,火柴厂所用的火柴梗都是预先交由家庭作坊制作成型的。由于厂房有限,何峰便采用了外包的办法,将制造轴木(火柴梗)和糊火柴盒这种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放在厂外加工。一般现由火柴厂厂供应梗片和纸张,然后交由家庭带回去制作,到时候采用计件方式,既清晰又简便,既自由又轻松,镇上居民无不乐意接受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不过,虽然火柴厂规定了长度和粗细,但家庭作坊毕竟不是精密机器,哪有那么精确,略微有一些误差在所难免,所以收拢家庭作坊递交上来的火柴梗后第一步工作便是整梗,就如同一群散布四处的士兵首先要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