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 第四百一十四章价值
更新:09-15 18:17 作者:兰彻二世 分类:军事小说
“轰隆——”
随着一声声巨响,灵渠的第一期工程,正式开始了。
清除渠中的礁石,以往都是顽疾,但随着火药的出现,逐渐又变的简单了,明礁被炸碎,好似炸雷一般,响彻云霄,空气中的硫磺味凝聚不散。
那些暂时被疏导的船只停靠在岸边,看着一块块消失的礁石,瞬间喜不自胜。
“多亏了大司空,不然这些礁石,每年可得坏了不少的船!”
“那是,哪怕是白日,水若急了些,船就控制不住,船毁也就罢了,最怕人也亡了,如今消除了隐患,走商也能便宜些,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可惜,暗礁还有许多,若是也能一道清除,也就更好了,咱们走商,也就无忧了!”
“是啊!”
立在船头,亲眼目睹了礁石被炸毁,这些来往于两地的商贾们惊喜不已,礁石的毁去,代表着走商安全的增加,成本的减少,着实是一件好事,大大的好事。
左尚书也同样如此,之前的顽疾,此刻突然变得轻而易举,倒是让人欢喜,政绩也拿的轻而易举起来,但若是乘胜追击,那些暗礁却令人头疼。
“事到如今,也只能到枯水期了!”叹了口气,左尚书毕功于一役的想法,只能搁浅了。
白石林白侍郎也是叹了口气:“如今乃是雨季,为之奈何,咱们只能过几个月再说!”
“不过,咱们还剩下万贯钱,此时倒是可以加固一些堤坝,多修建陡门!”
“也只能如此了……”
剩下的收尾的事,两人倒是没有继续参与,岭南的河流多了去了,灵渠虽然重要,但也不是全部,需要修缮的河流堤坝太多,如今又属于夏季,自然繁忙的很。
况且,如今灵渠初步有了成果,自然须得去往京师汇报,从户部再扣些钱,继续进行灵渠的大修缮工作。
在中国,大部分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唐朝时期土地开发为何抵不过宋朝,一个自然是宋朝人多,土地兼并厉害,第二个,则是占城稻耐旱,比较坚强,所以那些山岭沟壑之地,也被开发出来。
古代封建王朝的强盛,基本上依靠水利来开垦土地,容纳更多人口,自然就强盛了。
所以,固本培元,岭南的水利修缮与兴建,是刻不容缓的,开拓更多的田地,来容纳新生的人口。
毕竟李嘉不再征收丁口税,再广大的推广占城稻,生孩子没顾及,也能吃饱,在这个没啥娱乐的时代,只得可劲生了。
除了水利外,道路的修建也是刻不容缓,从广州到长沙,广州到邕州,一横一纵,这两条道路,也在不断进行,三十里间隔的驿站,也在缓缓展开。
州县之间,也在紧锣密鼓地扩建修葺着官道,商业往来越发的繁盛。
之前各地方的团练军,也经过整改,训练,去其糟粕,形成巡检营,开始剿匪,护卫商路。
对于普通的行商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商路好走了,盗匪少了,税也少了,至少没有乱七八糟的收税人,只需要交给转运使司衙门就行了,方便的很。
而且,由于天下钱庄飞快的扩建脚步,基本上每个县都已经有了分舵,钱票慢慢地深入人心,如此兑换钱来也是方便的很,信誉也很显著可以随时兑换。
比起往年来,倒是舒服的很,还有甚的不满足的呢?
如今大唐行商,有两大贸易口岸。要么将东西转卖到江陵,然后借由其便利,去往蜀地和南唐,以及中原等地。
再者,也可以将中原等地的东西,转售到广州,与大食人做生意,尤其是丝织品,更是销量大增,来钱的很。
商业就像是血管,不断地在身体里流通,从而让整个大唐经济更上一层楼。
海南,岸州,白沙港。
曾经繁华的港口,丝绸之路必经之道,随着商船的繁荣,而显得更加的繁盛,无论是香料还是木材,亦或者丝绸等,都可以在这里见到。
酒肆,客栈,青楼,数不胜数,整个崖州的人口,瞬间突破了三万,增长了一倍有余,以往缺粮的问题,再也不曾出现过。
作为龙兴之地,崖州的繁华是可以预计的,李氏商会控制着大半个商业,无论是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