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四百四十三章 国泰民安
近午的皇宫很宁静,不过一点也不冷清,坤宁宫附近到处都是当值的宫人。
皇后张氏坐在坤宁宫里的一张梳妆台前,轻轻转动着脖子,左右打量着铜镜里的脸。她觉得,数日之间自己便消瘦了一些。
忧惧充斥着她的心。她很懊悔,做错的事、说错的话,却永远也无法重来。
圣上已经在猜忌她了吗,会怎么对付她?扶持英国公家的人、重用张辅,再想办法废掉她这个皇后?!
想到这里,张氏感到非常愤怒!
她是圣上的结发妻,这么多年来一心一意从旁帮助,为他生儿育女。多年的恩情亲情,为何会变成这样?半生的相伴,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刚认识几个月的小娘?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宦官小心翼翼地声音:“禀皇后娘娘,皇爷来坤宁宫了。”
张氏有点意外,忙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衣衫和头饰,站了起来。她很快又意识到,圣上为何经常在中午这段时间来坤宁宫……因为这样一来,圣上就不用为是否留宿坤宁宫而烦恼了。
她想起一个宫女悄悄密告的一件事,那是圣上在张贵妃宫里说过的话。
圣上对张贵妃谈起,他在坤宁宫就寝的感受:譬如到了吃饭的时辰,肚子不饿、且吃的是毫无滋味的食物,俺仍把饭吃了,因为已到吃饭的时辰、该吃饭了哩。
张氏心道:男子都是喜新厌旧没良心的!
张氏走出寝宫,见朱高炽已经进来了。她款款行礼罢,亲热地走近他,扶着朱高炽柔声道:“今日圣上回来得要早一些呢。”
朱高炽道:“朝里的事那么多,俺做得再多,也是忙不过来,还得让大臣们去办。俺在前边多呆一会儿、少呆一会儿没啥不同。”
他一屁|股重重地在上方又大又软的椅子上坐下来,舒服地呼出一口气道:“对了,上回翰林院的高贤宁上书,劝俺早立太子。今日又有大臣提及,俺觉得这事儿也该办了。”
张氏听罢吃了一惊,白皙的脸上,单眼皮小眼睛的目光闪烁、变幻不定。朱高炽看着她继续说道:“俺这亲儿子是嫡长子,迟早是皇太子,拖着不如早立。”
张氏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忧,寻思这话不是个陷阱罢?她开口谨慎地说道:“如今前方战事要紧,圣上不必急于一时。瞻基今年才十岁,年纪尚小,圣上可待以后再说。”
“这也是俺忧心之事,瞻基、瞻垲都还年幼,帮不上俺的忙。”朱高炽叹了一口气道,“眼下这乱局,最真心实意的还是自家人哩。”
这句话有一种态度,圣上心怀善意,正在示好。
他忽然说起这件事,张氏的脑海里便飞快地解读着他的意思:欲立瞻基为皇太子,应该是皇帝的一种妥协;皇帝提到瞻基年幼,又是一种提醒,好像在提醒张氏,年小的儿子朱瞻基、需要他的庇护。
所以皇室内部的争斗,最明智的做法是和解,至少暂时得和解。如此对所有人都有利。
朱高炽的声音又道:“原先在燕王府时,高煦与俺们是一家人。到而今却只有俺与皇后,瞻基、瞻垲才是一家人了,想来有些伤感。”
张氏听罢,马上和皇帝一起伤感,她抹起泪来,哽咽道:“妾身出身,非大富大贵之家,现在贵为皇后,已别无所求。愿天下太平,家和安康。妾身一介妇人本该相夫教子,只盼圣上早日平定叛乱,使大明国泰民安。”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点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皇后能这么想,俺甚为欣慰。”
张氏立刻报以温柔的回应,她侧身过去,握住朱高炽的手:“以前我们家遇到了那么多次难关,都挺过来了。这次高煦叛乱,心怀怨愤对付我们;圣上亦不必太过忧心,叛乱必定能平息,没有甚么过不去的坎!”
朱高炽沉吟道:“还是皇后识大体。”
“可不用夸妾身,妾身是圣上的结发妻、最亲近之人,哪有不为圣上着想的道理?圣上定要明白我的心,若谁都可能背叛您,妾身却绝不会。”张氏轻言细语地说道。
朱高炽点头道:“俺知道。待大臣再言及此事,俺便与诸臣商议,着手册立瞻基为皇太子。”
……当天下午,徐辉祖终于在乾清宫东暖阁,得到了皇帝的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