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564章 古今结合追源流,雄才大略固始汗
卫拉特蒙古部落联盟究竟有哪些部落?和硕特汗国究竟怎么冒出来的?
这类关于西域的问题,仅靠从大明这边军情机构搜集的情报,根本找不出答案。读字阁 m.duzige.com
朱媺娖是结合后世找到的诸多相关资料,才弄清楚西域这些“邻居”来历与成分的。
说起来,和硕特汗国的前身和硕特部也属于卫拉特联盟,但又与卫拉特联盟其他主要部落有很大区别。
这就涉及到卫拉特部落联盟的来源问题了。
卫拉特其实是后世清朝根据当地语言音译的名词,有时又称厄鲁特。在大明这边,卫拉特联盟有个大明人很熟悉的称呼——瓦刺!
关于瓦刺最早的记录是,唐朝时其便在八河地区(叶尼塞河)游牧,已然是由众多部落组成的联盟,唐朝称之为瓦尔刺噶。
唐朝强大时曾多次让瓦刺归附,但未能成功;瓦刺也曾多次攻打归附唐朝的西域西北方众部落,同样没能取得多大的成果。
元朝时瓦刺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山麓及色楞格河流域,并在之后的岁月里继续南下,逐渐成为以准格尔盆地为中心的天山北方部落联盟。
其时,元朝称之为斡亦刺,汉文文献中也有斡亦刺惕、外刺等称呼,其实都是音译,到后来大明也就跟着音译为瓦刺了。
因为瓦刺当时并不弱,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起,就采用联姻政策笼络,所以瓦刺始终认为其和蒙古是并列的关系,而非蒙古的一部分。
之后,元朝灭亡,北元难以统治整个大草原,瓦刺便真正强盛起来。
在永乐年间,成祖曾统兵北征漠西蒙古,打得瓦刺向大明内附称臣。
可惜经历仁宣之治后,大明军事实力明显衰弱,瓦刺趁机又一次做大,进而抓住机会,有了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战。
因为是部落联盟,瓦刺虽然屡经兴衰,但始终存在着,只不过其内部核心部落偶有变化而已。
到了明末时期,其内部承自元朝的四大部(万户)只剩下三个,即准格尔(又称绰罗斯)、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这里面的准格尔部、土尔扈特部在后世都是相当有名的,可见其部落生命力之强。
和硕特部祖先最早却是在漠北及贝加尔湖西南一带游牧,其部落首领则是明初兀良哈三卫(朵颜、泰宁、福余)中福余卫首领,而福余卫首领祖先则可追溯到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儿。
大明仁宣时期起,军事实力明显衰落,鞑靼(北元)势力膨胀,逼得兀良哈三卫从原来的驻地不断南迁。
(三卫最初在大兴安岭东南,今黑龙江西部一带,位于最北的福余卫大概在如今的嫩江下游。)
在这个过程中,朵颜卫、泰宁卫最终被鞑靼吞并(其实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叛明投鞑靼),福余卫则被迫南迁到广宁卫以北,辽河上游一带。
到了明朝中期,福余卫还是科尔沁蒙古吞并。
和硕特部祖先则是在福余卫南迁过程中,因争夺汗位失败,分产不均,而脱离的福余汗次子乌鲁克特穆尔。
其人带领小部分福余卫部众西迁,投奔了瓦刺盟主准格尔部首领脱欢,被赐名和硕特。并取得脱欢女儿,称为其女婿。
由此,和硕特才成为瓦刺联盟的一个部落,并在今后百年中不断发展壮大。
先是成为瓦刺四大核心部落之一,到了万历后期,和硕特部势力更是隐约超过准格尔部,被瓦刺诸部落推举为新盟主。
不过准格尔部并不服——因准格尔部于和硕特有恩,当时的首领,也即是固始汗的祖父不愿意与准格尔部兵戎相见,便提议两部皆为盟主,共治瓦刺联盟。
瓦刺由此有了分裂趋势。
不过,之后的几十年,和硕特部为了缓解内部矛盾,联合叶尔羌汗国,吞并了吐鲁番及由原关西七卫所衍化的赤不刺部。
到了明末时期,轮到固始汗出场了。
此人经历称得上传奇——他本非和硕特汗位继承者,少年时期单骑去化解瓦刺与青海北部喀尔喀蒙古的冲突,得黄教活佛与喀尔喀诸部落增“大国师”称号,这也是他后来被称为固始汗的缘由(国师汗音译)。
后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