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风韵 第299章 叶知秋
李易无论从记忆中,还是从俘虏交代中,都判定了蒙古人近日南下,赵彦呐的官塘无非是军情紧急,令他率军急赴兴元,无必要挡住蒙古人的进攻。
如此粗劣的阴谋,他根本不屑一顾,当炮灰,在平地上直接对抗阔端数十万大军,笑话,除非他傻了才会上当。风淡云轻地一笑,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外人却不知如何在算计,反正脸色相当严肃。
八月三日,酝酿已久的大战终于爆发,蒙古人号称精兵五十万,发动大规模的入蜀战争。
蒙古大皇子阔端率蒙古人主力南下,进入大散关,末哥率军攻宕昌,入阶州,形成两路夹击,对蜀川展开全面攻势。
阔端兵多将广,大散关多次遭突***于半弃守状态,宋军兵少将寡,几乎一触即溃,让蒙古人得了便宜。
过了关口,阔端并未直驱仙人关,而是先拿软柿子捏,入蜀道路并不只一条,末哥进攻阶州,便是取阴平小道进兵,他刻意避开曹友闻这颗硬钉子,直接南下奔兴元府。
平原地域作战,蒙古人的优势极为明显。
六日,前锋大军三万抵兴元府重镇武休关,兴元府都统制李显忠率军抵抗,却哪里是蒙古人对手。
一战即溃,宋军殇师近万,兴元府门户大开,褒城、南郑相继陷落,宋军兵败如山倒,赵彦呐亦是惶惶不可终日。
阔端在定军山被集结兵马,准备进攻大安,取阳平入蜀。从兴元府到大安军,除鸡冠隘、龙门、阳平数处关隘,几乎都是平地,蒙古人马队优势,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就在蒙古人入蜀第五天,李易接到末哥进兵阶州的军情,意识到第二次大规模入蜀战争,正式拉开帷幕,端平三年即将到来。
终于开始了!历史的节点终于来临,如何把握?他想了很多,当召集众将宣布消息并发布军令,拱辰军处于战备状态,却传来营寨外巡哨骑兵捕获一人,声称投奔于他。
李易颇为惊讶,竟有人主动投奔他,难道他真有那么大的名声?似乎不太可能。
他屏退众人后,决定以礼相待,亲自在辕门迎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一位穿白衣的中年文士,身高七尺,脸色白净,三缕美髯,目光炯炯,端地一位美男儿,身后一名童子,牵着一头携着箱子的賽驴,颇有几分赴京赶考味道。
第一眼,李易便感觉此人风姿不凡,或许会有故事发生,当下满脸笑容,抱拳道:“在下迎接来迟,还望先生见谅。”
“迎接,鄙人何德何能,敢让都监屈身出迎,太过牵强了!”中年文士淡淡一笑,摇了摇手中泥金扇。
李易一怔,他够给面子了,不想对方竟不给面子,却不知下面怎样说话。
一旁叶开脸色不太好看,暗骂中年文士无礼,李易作为拱辰军主帅,在辕门迎接已是天大面子,对方一点不知情也就罢了,还出言讽刺。
正要恼怒间,却见李易不以为意地笑了,淡淡地道:“先生到来,必有能教我之处,当得在下辕门迎接。”
话说的颇为到位,即摆正他的位置,又透露求贤若渴的心态,更在试探中年文士底气。
中年文士一笑,道:“都监多心了,在下一落魄之人,自入成州惶惶如丧家之犬,听山民说都监驻军在此。想想,兵荒马乱,无处可去,在下也识得几个字,才跑着这里求都监施舍碗饭吃。”
叶开撇了撇嘴,目光透出几分不屑。
李易却听出几分玄机,兵荒马乱的,你干嘛不往南去,非得往北来,若非毫无目的,除非是在傻子。惶惶如丧家之犬,又隐喻诚意,有几分调侃意味,却又非寻常人能说出来的,当下笑道:“先生既有心,在下岂能无礼,请。”
中年文士似乎对李易态度满意,点了点头,道:“都监请。”
二人来到帐中,宾主就座后,李易对一脸不虞的叶开,道:“老十二,上茶。。。。。”神色稍加顿挫,又高声道:“上好茶。”
“上茶,上好茶,都监待客颇为有趣。”中年文士微笑不已。
李易眉头高挑,玩味地道:“待先生,自是要用好茶。”
“鄙人,不过一落魄之人,岂敢担都监盛情。”
“先生过谦了。”李易心下急速思索,揣摩中年文士用意,大老远的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