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 第二百五十九章天牢遇险记
从弘寿宫出来,坐上软轿,我揉着额头吩咐:“去天牢。”
随从之人皆大惊,面面相觑后,弄珠小心翼翼地开口问:“娘娘刚才说要去哪里?是不是奴婢的耳朵听错了?”
“你没听错,是天牢。”
“娘娘去天牢做什么?”
“笨丫头,自然是审犯人了。”
弄珠朝身后的太监小乐使了个眼色,小乐躲躲闪闪地退到了队伍后面,我坐在轿子里居高临下,把他们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知道是拐去另一条路好跟皇上通风报信。我也懒得揭穿,肃容道:“方才从林太妃处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必须赶紧去天牢跟犯人确认,不然误了大事,你们负责?”
“不敢”,这回应声的是皇上新派给我的殿中领侍吴放,崔总管在太后失踪后一直想来我身边服侍,看在他是太后宠任之人的份上,又曾亲至民间接我入宫,原本打算接收的,却被皇上矢口否决了。
对崔总管好歹还有几份熟悉感,这位吴总管却陌生得很,若非信任皇上,我是不会要他的,当下淡淡地说:“不敢就好,快走吧。”
“可是娘娘,这大中午的,日后又毒,您的身子可经不起累,就是要去,也先回宫睡个午觉,等下午没这么晒了再起身,您看好不好?”弄珠言辞恳切,简直称得上苦口婆心了。
她哪里知道,我就是怕回去撞见了皇上,会被他阻拦,才想出其不意“杀”去天牢,因为是我实在没有耐心等下去,就怕夜长梦多,出什么纰漏。天牢虽然是监守重地,但也不排除会有意外生,严横隔壁的犯人不就无声无息地死掉了?严横自己更是在天牢里被人掉包,成都王未必没这份本事,我很怕他故技重施,也来个金蝉脱壳。
别的倒在其次,我就是想从他嘴里问出太后的下落,哪怕只有一丁点线索,凭着皇家的势力和人脉,也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当然,也有可能如皇上所说,他纯粹是死到临头信口雌黄,拿太后的失踪大做文章,以求得保命之方。
但不管怎样,我都要亲自会会他才甘心,就算最后证明他只是胡诌,好歹我尽力了。
做下人的,自然拗不过主子,虽然一路劝谏之声不断,抬轿的人也走得磨磨蹭蹭,终究还是把我送到了大理寺下设的大理狱,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天牢。皇上并没有赶过来或派人赶过来制止,我猜,他现在正在跟大臣们议事,所以小乐没有及时找到他。
事实证明我完全想错了,才走到天牢大门前,一个褐衣守卫就跑过来告诉我们:“皇上正在里面审案呢。”
我失笑,真不愧是夫妻,来天牢都像事先约好的一样。
打听清楚皇上审案的地方,我只带着弄珠和两个随从走了进去,长长的幽暗的甬道,一股说不出的怪味,被外面太阳晒出来的薄汗很快就不见了,周身起了一种黏黏的冷意,弄珠着急地说:“娘娘,这样不行的,乍热乍冷,很容易伤风,我们还是先出去吧,要审犯人,把他提出来就是了,想怎么审就怎么审,何必自己进来。”
我接过她的手绢擦了一会,脚下却没有停,一面给她解释:“你看皇上都自己来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人犯很重要,最好不要随便提来提去,多少劫囚的,就是利用提取犯人的机会作案。”
“不会吧?”
“凡事小心总没错,像成都王这样的人,在成都盘踞了十多年,培养了多少杀手死士,他到京城不过一年,就建立起了一只假的‘御林军’,可见此人不是一般的能耐,其势力已远远过了我们的想象。最可怕的还是,他比琰亲王更沉得住气,更擅于伪装,若不是这次皇宫被围,他又利用宋方的偏执心理谋刺了皇上,他至今仍是在做‘礼贤下士,淡泊温厚’的‘贤王’呢。”
此时我们已经正式进入关押犯人的区域,各种声音纷至沓来,有喊冤的,有谩骂的,更有人扒住铁栏,神经病一样反复念叨着:“是他该死,我没做错;是他该死,我没做错。”
有那么一瞬,我以为听到了成都王的声音,因为都有着类似的暗哑和干涩,就像一个长期没喝水的人陷入恍惚状态的梦呓。
如果成都王神叨起来,想必念的也是这两句:“他们父子俩都该死,我没做错!”
人啊,索性没什么指望还好,怕就怕有了指望,却成画饼。成都王之父,当年不过是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