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剧组非人类 第十五章 开机
次日一早,剧组在祭典过后正式开机。
一年半连拍七八部电影,李闲云如今也是熟门熟路。
曾经的稚嫩正在退去,拥有的只是丰富的经验。
电影末日狂花有点象生化危机、疯狂的麦克斯和兵人结合版,讲述的是一个末日的世界。
女主独自一人开着摩托车奔驰在荒野上——这段戏得另外找地方拍。
最终女主来到一个荒凉废弃的小镇,在这里遇到一群难民,而难民们正在遭遇一场怪物袭击的危机,女主最终帮助难民对抗怪物。
就是这么简单的套路。
绝大多数电影,都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而形容出来后,剧情也是无比简单。
不简单的,是那充斥其中的无数细节,是再现这末日荒凉景象的背后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
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除了剧本差异外,最重要的就是场地置景与服化道。
电视剧以内容为主,并不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场景。
电影则不同,对气氛的渲染极为重视。
观众们虽然不了解两者之间的制作差别,但是会有明显的感受——观众们打开电视机,连内容都不知道,只看画面,往往就能判断出这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就是因为电影的画面质感比电视剧更强。
这种画面质感,除了摄像机更高端,还有就是置景美工灯光等一系列因素造就的。
正是这无数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营造出电影的高端性。
而院线电影在这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超高清摄像机能把演员脸上的毛孔都清晰展现,所以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也格外高,你稍微假一点儿,都能清晰辨别。
相比之下,电视剧就好糊弄多了。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李闲云对每一个镜头都力争精益求精——反正他现在拍摄成本低,一千五百万的资源支出,他实际支付的成本可能连三百万都没有。
美工有柯妖妖,烟火有炸死鬼,特效免费,场地免费,后期都是自家的工作人员在干,工资是固定的,充其量多发点奖金的事。
“第六幕第十二镜,atio!”随着场记的打板声,远方沙尘骤然飞扬。
一台小型鼓风机吹动,却莫名的掀起漫天尘烟。
尘烟滚滚中,一辆改装过的大哈雷冲出,韩鑫语脸上抹着油彩,背后背着双管猎枪,就这么冲出烟尘,直冲向摄像机,直至摄像机前停下,镜头前巨大的轮胎充斥视野。
“咔!”
李闲云皱着眉头看画面。
韩鑫语下摩托走过来“还是不行?”
“还是紧绷,你始终紧张。”李闲云道。
韩鑫语有些不好意思。
她是女孩子,关键以前没玩过飙车,开大哈雷总有些胆战心惊。
这让她开车时难免紧张,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上面。
韩鑫语扮演的是一个又酷又飒的女性,这样的女性,驾驭大哈雷应该就跟个孩子似的,随意得很。
而在高清摄像机面前,这种紧张可以清楚的表现出来。
一般这种情况最好就是用替身,但问题是李闲云现在需要一个韩鑫语开车进场的全景,而且末日氛围也不适合戴头盔,导致的结果就是韩鑫语自己开的效果始终不好。
想了想,李闲云摇头“这个镜头先等等吧,先拍侧面镜头。”
听到这话韩鑫语松口气。
旁边董梓欣大喊“把车子推过来。”
有人已将板车推了过来,将大哈雷放到板车上。
这次就不用韩鑫语开摩托了,人和车直接被货车拉着走。前面是鼓风机在吹,侧脸是摄像机对着拍。
大众有时候不明白,总觉得演员连开车的戏都要被拉着开是不负责任,却不知道这其实是对影片的负责。开车本身就是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事,这种情况下还要注意情绪,就很容易出问题——万一不小心摔了,大哈雷砸下去可是了不得的事。
尽可能为演员减少负担,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在表演上,正是最低成本也最安全的一种拍摄方式。
这组镜头好拍,拍完后就是上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