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第七零四章 这就叫斗争

更新:09-17 02:20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军事小说

    待这些事都安排妥当,过了年,三月份两淮那边的好消息不断传来的时候,大顺朝廷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改元了。

    皇帝活着就改元,这在明太祖之后,实在是第一次见到,一元一世都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

    但李淦还是要求改元,改元惟新。

    改元这种事,其实在明之前也挺正常的。但明之后,改元就有些“力乱怪神”的意思。

    很多只是巧合,只是巧合的多了,就有点谶纬宿命的感觉了。

    比如永乐皇帝的年号,也不知道是自黑、自嘲还是咋的。

    永乐,是方腊教主称帝时候的年号,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反贼年号。

    比如天顺。

    那是蒙元阿速吉八的年号,然后来了个两都之战,虽然夺门之变没有两都之战的规模,但往内里说也实在差毬不多。

    比如正德。

    那是西夏李乾顺的年号。

    再加上明末崇祯的两个骚操作,更添了许多宿命论。

    比如继位时候,选年号,一共四个,排第一的是永昌、然后才是崇贞。

    比如修宛平城,西门叫永昌门、东门叫顺治门。

    在前朝这些骚操作之下,虽然都说什么不语乱力怪神,但总感觉年号这玩意儿能不瞎折腾就别瞎鸡儿折腾。

    但既改了,就难免让人多琢磨琢磨。

    看上去,更像是皇帝的一个“政治宣言”。

    惟新二字,不难解释。

    语出《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而皇帝真正的用意,则是因为当年唐太宗的改元诏书中,用了“万国来庭,长世之术既宏,惟新之命方始”这句话。

    按照旧时规矩,用历朝改元诏书里出现的连词,算是对那个朝代的一种钦佩和追慕。

    改元嘛,无非几种。


    要么青龙现世、凤凰来仪,各种祥瑞。

    要么借用前朝或者祖宗的年号,以示尊重和继承。

    要么就是从古籍里挑字。

    要么就是夺回朔方、堵塞黄河之类的治国功绩。

    再一个就是武则天那种,纯改微信签名或者qq名恨不得三天一换的既视感。

    大顺这一次改元,既有彰显皇帝改革决心的意思,也有一点和前朝划清界限,表示自己是李唐继承人的那种感觉。

    既然前朝一元一世,本朝偏不。

    反正都已经把六部改成六政府、兵备道改防御使、巡抚改节度使了,也不差这点形式了,形式主义要做全套嘛。

    皇帝本来觉得自己至今为止最大的功绩,是复西域、拿下了南洋这个新西域。

    甭管怎么看,纵向还是横向,俩“西域”总有一个是真的,这个也算是自己唯一不心虚的地方。

    按说要追也该追首开西域都护府的孝宣皇帝,但一来夹着一个霍光权臣、二来人家姓刘。

    想着追一追李治吧,后面有“牝鸡司晨”的乱事儿,不吉利;追开元盛世,后面更恶心,更不吉利。

    到唐太宗这,就不好意思追超了,只能慕了,是以从改元诏书里挑了这么个词。

    本来一开始礼政府那边还给了几个备选,比如有一个是从《尧典》里挑的,原句是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但被皇帝给否了。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点冥冥中自有天意的意思,亦或者说好容易改元也得对得起名副其实这个词,改元后不久,便真的有那么点“惟新”的意思了。

    农历三月初。

    大顺改元惟新元年。

    农历四月初五。

    科学院献祥瑞于朝廷,纯粹用钱、硝石、鸟粪石矿堆出来的冬小麦,亩产九百斤,皇帝亲自前往科学院的试验田搞了个声势浩大的开镰仪式。

    祥瑞献毕,一场真正对得起“惟新”这个年号的改革,在川南、苏北、湖广等地,正式铺开。

    …………

    改革的第一炮,是在川南敲开的。

    淮河修完,还要等大约半个多月。

    今年运盐,要等着枯水期结



第七零四章 这就叫斗争  
相关:    布衣缘  呢喃诗章  穿入维京当霸主  全球进入数据化  
下面更火
搜"新顺1730"
360搜"新顺1730"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