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导演 第二百六十三章 返程宁远 十
更新:08-10 20:11 作者:深蓝的国度 分类:军事小说
等到两个货拿着密折和进贡的老山参走后,俞燕飞一脸表情沉重的站了起来,慢慢的在帅帐内转圈。他万万没有想到作为京城屏障的辽东,居然会是这个烂摊子局面。
号称十二万大军,实则只有不到九万人,缺乏训练缺乏弹药,加上领不到足额的军饷,就算是用鼻子也能想得出来,这样的军队要想对抗皇太极的十几万精锐,那简直是笑话!
对此表示愤怒?他已经没有这份心情了!拿着尚方斩马剑砍了这些人的脑袋?除非他失心疯了!有句话叫做治大国如烹小鲜,也有句话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单对辽东的将领们痛施杀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这个帝国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不是一场局部手术可以挽救的!
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包括勋贵集团在内,这是维持大明朝运转的三大势力,可其中除了极少数人,大部分都是些吸食鲜血的寄生虫,也是无数剂足以致命的**,更是堵塞血管的垃圾,加上心脏与生俱来有点畸形,造成了无药可医的症状。除非可以更换心脏,全身来一次大换血,否则单纯清理垃圾疏导血管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原本还想靠着自己穿越来的优势,利用对历史的了解,帮助生性多疑但勤于政事的崇祯皇帝,恢复大明昔日的荣光,但是现在看起来那不过是个一厢情愿的想法。
在江南的时候他是深有体会的,宦官集团和勋贵集团包括那些地方官员,与海商富绅结成了牢固的利益链,哪一个不是肥的流油?这根链条甚至把京城的司礼监和内阁都牵扯了进来,当然还有贵妃和太子两派,唯独受损的就是朝廷。天下赋税半数以上出自江南,这就等于先塌了半边天。
宁锦防线是抵御大清的最后一道屏障,因为后面过了山海关就是京师所在地,这里集中了大明最为精锐的十几万兵力,可惜又被搞成这幅样子!
这一战如果不是自己来的话,估计就会像历史记载的一样,宁锦防线落入到清军的手里,关内的大门彻底敞开了。郭忠明和谭宝通说的没错,大明的军队就是这样的情况,连最为重要的武力都废了,岂不是又塌了半边天?
归根结底源头就是那位崇祯皇帝,只要有他在,自己就是做再多的努力都没有用,这货只相信自己从来不会相信任何人,在位期间居然更换了几十个内阁大学士,就是被称为宰辅的大臣,这简直是骇人听闻的。
崇祯皇帝即使给予人信任,那也是短时期的,历史上的蓟辽督师洪承畴并非不懂兵法,而是崇祯皇帝听从了陈新甲等人的建议,逼着他攻打清军,这才丢失了宁锦防线成了俘虏,焉知这一次朱由检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辽东这池子浑水真的不好趟,洪承畴等人对自己肯定是心里不服气,高起潜那个死太监也不是个善茬,加上军队又成了这个样子,想要取胜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了!
想到这里俞燕飞迅速写了一道手令,对门外说道:“吴槐,你进来一下。”吴槐急忙掀开帘子走了进来,躬身说道:“老板,有什么吩咐?”俞燕飞说道:“拿着这道手令,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师兵部,交给侍郎王家彦。”
这次他命令兵部急调密云总兵官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山海关总兵马科,一共率领近六万大军到宁远城集合,加紧训练军队准备随时出发增援锦洲城。
先前调来了杨国柱、王廷臣、王朴、曹变蛟和李辅明五位总兵,按照他的要求,每支军队最少要在两万人,八人共计带领了十六万人,加上辽东原来的九万军队,此时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最为巅峰的二十五万,和清军形成二比一的比例。
俞燕飞的安排是,唐通、白广恩和马科,作为围困义州城的机动队伍,大战开启之际再调往锦洲城。孙传庭带着杨国柱和王廷臣守卫松山城,王朴和李辅明暂时镇守杏山城,大战开启后王朴进入松山城待命。
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和曹变蛟守卫锦洲城,塔山城交给燕文山和自己的亲兵部队,宁远城由高起潜固守即可,属于半个后方,不会有多大的危险,战场主要集中在了锦洲城和松山城两地。
这是大明此刻能够集中的最大兵力了,另外的主力被兵部尚书杨嗣昌率领着,正在川西之地围剿张献忠,可见崇祯皇帝对辽东之战的重视和决心。
陈圆圆端着一碗冰糖燕窝,摇曳生姿的走进了大帐,也不知道短短的几步路,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