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吕布传 322 袁氏三分
如论及天下名望,袁绍比之现今的实权诸侯,孔融,陶谦,刘备,曹操,刘表,张济,刘焉,马腾,以及包括已身死的公孙瓒、袁术、刘岱、韩遂等人,都要胜出一筹,即使对上吕布,声望也要更高些。
在袁绍自原冀州牧韩馥手中接过冀州时,他的部属当然自不必说,就是天下人,多半也都认为这事实属理所当然,以韩馥之才,据冀州牧之位,实属勉强,让贤给时任渤海太守的袁绍,正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那个时候,如若袁绍独掌朝廷大权,只怕天下即会有一股呼声,要求天子让贤,禅位于袁绍。
故而当袁绍的死讯传遍天下时,不少人顿感天下黑云摧压,暗无天日。
除开名望,袁绍的死,对关东的情势发展,影响就要实打实得多。在他身后,三个儿子立即就各行其是,宣称将要继承乃父遗志,并发扬光大。
长子袁谭留守邺城,又是嫡长子,占有大义名分,说起话来也就非常地理直气壮;次子袁熙跟随袁绍南征曹操,袁绍身死时,他是唯一一个在袁绍身旁侍候的儿子,宣称其父临终有遗言,由他继任;幼子袁尚最得袁绍喜爱,驻守渤海,也当仁不让,拒不承认两位兄长所称。
袁谭,得邺城,有大义名分,留守部属也都效忠于他,故而所控制的郡县地盘最大。
袁熙,其实内心对袁绍充满了怨恨,当初在颜良禀报不敌时,袁绍气急吐血晕倒,此后被荀谌等人护送着离开濮阳,而袁熙则被留下来驻守濮阳,等待颜良所部,不过他也因此而因祸得福,南征军残部,均奉他为主。同时白马津、黎阳、濮阳,仍旧在他的控制之下。
袁尚,控制着渤海郡,这里乃是其父袁绍起家之处。基础雄厚,实力也是相当不俗。
故而争夺袁氏三兄弟的一场看不见的大战,当即展开,曹操在郭嘉的建言下,主攻袁尚。其次则以逼迫并诱使袁熙为主,至于袁谭,他在许攸的进言下,不怎么搭理。
豫州牧刘备全盘接受袁术的地盘、兵马、财富,如今虽然碍于戏志才与郭嘉的密约,不好在曹操于袁绍的争夺中,明目张胆地插上一脚,不过却派出特使,以吊唁袁绍的名义,前去劝诱袁熙。
如若袁熙能归顺。哪怕只是暂时依附,刘备立刻就有了出兵争夺冀州的名分和理由。而对盘踞邺城的袁谭,刘备可也没有放弃的打算,同样派出特使,前去劝诱。
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相争,最为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袁绍的灵柩只能一直停在黎阳。回不去邺城,去不到渤海郡治南皮,更难言回到祖籍汝南。
当吕布的特使,带着天子刘辩的旨意。加入到争夺中来,这场争夺袁绍遗产的大战,就正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邺城,袁绍的府邸,如今已顺理成章地为袁谭入主,时间仓促。虽然他很不喜欢其父袁绍的很多布置,可一时还来不及按照他的喜好重新布设,只能就这么凑合着先用着。
袁绍的内书房,袁谭此前来得很少,以至于如今当他理直气壮地坐在这里,坐在父亲袁绍的主位上,与帐下最为亲近的幕僚郭图商议要事时,他心里有着非常明显的快意,只是他一直掩饰得很好,悲伤的脸上,看不出一丁点内心的快意来。
当年在邺城,被吕布抢先掳走时,袁谭对郭图充满了怨恨,后来在太原,在长安,他和郭图之间的关系,才渐趋缓和,及至父亲袁绍出兵河内,惹得车骑将军吕布震怒异常,差点就因此而将他和兄弟袁熙推出去斩了,全赖郭图拼死力争,才幸免于难,他和郭图之间的关系,就已是只能用融洽无间来形容了。
书房内,除了袁谭,就只有郭图,留守邺城的幕僚谋士,本就不多,除了郭图,就只有陈琳,沮授和田丰,而随军出阵的幕僚谋士,则有荀谌,审配,逢纪,辛毗,而在渤海的,就只有辛评。
如今云集在邺城的特使众多,无一例外地都是劝诱袁谭归顺,而袁谭自己,并非是在归顺何人的问题上樊稠,而是在自立与归顺他人之间,犹豫不决。
在这件事上,郭图的意见倒是相当明确,那就是当今情势,冀州已是四分五裂,以冀州之力,都难言争霸天下,更何况如今。
“主公!”郭图这已是第三次在私底下劝袁谭下定决心,落座之后,即向袁谭道,“图以为,当今情势,主公还是得及早下定决心,俗语云,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