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别怂 第796章 礼成归去

更新:09-20 17:32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军事小说

    第796章 礼成归去

    金乡县主被除号的消息在长安城越传越广。

    这个年代的天家,其实对爵位的封晋是处于收缩状态的,也就是说,天家不希望被封爵位的臣子太多,最好越来越少,如果那些有爵位的臣子全家死光光,那就谢天谢地了。

    宗亲也是一样,天子也不希望宗亲太多。

    因为宗亲和爵位一样,都是不事生产的非劳动者,朝廷不得不给每一个宗亲赐号,封地,还有实食邑。

    宗亲这种不劳而获的物种还特别会生,一生生一窝,一窝的崽子都跟天家沾亲带故,不给个封号也说不过去,给了封号又要封地食邑……

    如此一来,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长久下去,国库的负担会越来越重,还会衍生出更严重的恶果,尤其是豪强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兼并。

    帝王很早就清楚这个问题,所以从贞观年间开始,天家便有意无意地削除臣子的爵位,减少宗亲的俸禄,尽量减轻国库的负担。

    站在大局上,天子除了金乡县主的号没什么毛病,就算不给理由,也没啥毛病。

    非要解释的话,国库养不起这个县主了,行不行?

    不过长安朝野的议论可就没那么单纯了。

    毕竟金乡被除号之前,可是跟李钦载闹过绯闻的,还把曾经的河洛于家也牵扯进来了。

    滕王与于家结亲,眼看都快抬上花轿了,却被李钦载适时阻止,消息灵通人士更是绘声绘色地描述,有人亲眼看到李钦载的好友薛讷高歧,领着一群长安顶尖的纨绔子弟,在长安城外的折柳亭送别于隐。

    “送别”是粉饰过的字眼,说得不好听就是驱逐。

    然后,金乡就被削了县主之号。

    显然,此事必须还有后续。

    在众多围观群众热情的期待下,后续果然来了。

    金乡县主被削号的第二天,英国公府内走出一队人马。


    人马大约数百人,皆是国公府的部曲。

    部曲们打扮一新,腰侧的横刀刀鞘上挂着绸缎彩带,部曲们在前开路,后面跟着打扮隆重的李钦载,最后还有一队下人抬着礼担,队伍浩浩荡荡延绵数里,从朱雀大街一直排到太平坊。

    除了开道的部曲,其余的全是抬着礼担的下人随从,除此之外,还有从礼部请来主持大礼的官员,以及媒人,婚书,大雁,喜饼等等。

    婚礼用得上的仪仗和物件,全都用上了。

    这阵仗在长安城摆开,完全不像娶妾室的样子。

    长安城沸腾了,围观的百姓比迎亲的队伍还长,万人空巷跟着李钦载来到滕王府外。

    李钦载下了马,整了整衣冠,当着长安城看热闹的百姓们的面,大声朝紧闭的王府大门道:“我,李钦载,今日迎娶滕王之女李祎秀,还请诸位父老做个见证。”

    话音刚落,滕王府的大门徐徐打开。

    一身华裳的滕王站在门内,目光复杂地盯着李钦载,看着府门外的人山人海,和延绵不见尽头的礼担,以及随行的礼部官员和三媒六证,滕王眼神闪过一丝欣慰。

    这排场,谁敢相信是娶妾室的仪式?

    李钦载昨日所言,果真说到做到了。

    虽然女儿嫁过去仍是妾室,可为了迎娶女儿而不顾世俗目光的男人,嫁给他一定不会受委屈。

    滕王心中最后一丝愤懑,终于烟消云散。

    他接受了现实,也终究为了女儿而做出了妥协。

    每一个做父亲的人,一生中总会不停为儿女妥协,一次又一次。

    似乎这已成了一代又一代人注定的宿命。

    穿着新装的金乡被喜娘搀扶出门,与李钦载并肩朝滕王跪拜行礼。

    滕王强笑几声,挥了挥手,又叮嘱了李钦载几句,看着金乡进了花轿,李钦载行礼后骑上马,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离去。

    那一刹,滕王仿佛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气,容颜也苍老了许多。

    从滕王府到国公府,再次敲锣打鼓穿街过巷,迎娶妾室如此大张旗鼓,李钦载的与众不同再次让长安臣民开了眼界。

    虽然没有按照正式的大婚礼仪流程走,



第796章 礼成归去  
相关:  贞观闲人  朝为田舍郎(田舍郎顾青)  朝为田舍郎  明朝伪君子  世子稳重点  贞观大闲人  朝为田舍郎(顾青)    至尊剑帝  我有一座聚财阵  漫威里的假面骑士编年史  洪荒:开局成就人族大帝  东瀛怪诞创造时  
下面更火
搜"李治你别怂"
360搜"李治你别怂"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