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水涘 第六章岳阳石氏
九重城阙天子拍案而起,千里相隔一骑重归故里。
----------
刘子骥离去后,洞庭湖边停泊的那艘官船上,荆州刺史桓冲正迎风立于船头,远望水天一色的美景。他双手负于身后,衣摆在风中扑剌作响,却也是一副吃过墨水的文士模样。
要说这刺史,是领兵者,武人一个。但桓冲可不个是简单的武人。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实行之时,“察举贤德”基本成了“察举门第”的代名词,举荐上来做官的大多原本就是名门望族。东晋一朝,门阀制度在政治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门阀世家,垄断着朝廷官职,也垄断着教育资源。世家子弟们大多文武兼修,家族中文武官员皆有所出。
说到桓家,那名声,在东晋是非常响亮的。桓冲的先祖桓荣为汉朝时的关内侯,父亲桓彝为东晋两朝元老,兄长桓温官至大司马,另一兄长桓豁也历任征西大将军、梁州刺史等职,可谓一家的将才。
但世家之间,存在着不少利益纠葛。王、谢、桓、庾四大家族,势力此消则彼涨。此时的桓家,得了荆州刺史之位,也算得意之时。而前秦势力尚在盛时,为加强防守以坐好这个位子,桓冲现正着手请从江北的江陵改镇江南的上明。
桓冲沉思间,有个下人跑来报告:“大人,有个叫石门宇的人,说要拜见您。”
“哪个石门宇?”
“说是岳阳石氏。”
“岳阳石氏……莫非是石太守府上的?快让他进来。”桓冲忙说。岳阳城虽为荆州重镇,但由于距京都建康较远,名门望族并不多。这个岳阳石氏,虽并没有多么有名有望,但在岳阳地方上,还算有些势力的。桓冲在荆州任职,当然不能不知。
下人退了下去,不多时请进来一位年轻人。那人一进来便恭敬地行了个礼,口中老练地说道:“下官拜见刺史大人。”
桓冲见竟是个如此年轻的,不禁有些惊诧。
两人入了座之后,石门宇开门见山地说:“大人,下官本是建昌县公麾下一名校尉,此番从扬州江陵来此,为的是一件棘手的事。还望在需要的时候,大人能助在下一臂之力。”
听说是谢安的人,桓冲有些不待见了。毕竟属四大家族的不同家族,之间的恩怨还是有些的。但人家办的若是公事,却也不好推掉。
桓冲于是问道:“哦?不知是什么棘手的事。”
“上头的事。”年轻人简短地回答。桓冲于是秒懂,原来是皇上让办的事。
“请看这封信。谢公亲笔。”石门宇说着递了过去,“此事还请千万莫声张。”
“自然。”桓冲拆开信来读,不禁又惊讶了一回。
“桃花源里果真……”他不禁问道。
“下官只是办事,不敢妄加揣测。”年轻人毕恭毕敬地回答。
桓冲这才发觉这么问有些不妥,竟比不得一个年轻人的老练。于是他承诺在要紧之时,定会尽力帮衬。年轻人得到这句承诺后,这起身告辞了。
刚走几步,他又转身拱手说了一句:“对了,大人,南阳刘子骥先生恐怕暂时不能去上明了。他与此事有关。”
桓冲眼皮一跳。这人还真有点能耐,找刘驎之任长史这事他也知道!
不过细想之下,石门宇在荆州有要事在身,就算调查自己,那也未必是存心与自己作对。于是他只是“嗯”了一声,算作回答。
石门宇走后,桓冲一个人在室内,回味着信中所说之事。字数不多,但信息量略大。他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了。
听说石太守的公子来了岳阳,那个石门宇,应该是石太守的独子没错。岳阳石氏祖籍就在岳阳,之前石门宇的父亲在京都任职,时间挺久,于是就全家移居建康。但在京都如此多的门阀贵族里谋长久哪有那么容易,在一次被调回岳阳任太守之后,似乎再难找到回京契机。但石太守不甘心,死活不愿意把家人从京都接出来,这样一分居也就是两年。
所幸石太守为官还算兢兢业业,在地方的地位很稳固。他不仅供得起家人在京都的开销,还巴望着儿子在京都谋个一官半职,巩固世家地位。
不过,他期望儿子所任的,是文官,而不是上战场的武官。那么刚刚那年轻人却是个校尉,这倒有些奇怪。
石门宇从船上下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