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开元 第33章 回城
皖县东南外五六里的一处小丘上,一面火红色的大旗飘扬在风中,在这大旗中央,一个用金线绣的硕大的陈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是陈应的认旗。而陈应此时就正勒马站在小丘顶上的认旗下,遥望着小丘下的战场。
此时,战场上的形势已经明朗,之前的乱象已经消失,溃散的溃兵们,不是逃回了叛军本阵,就是被皖县士卒给斩俘。现在战场上对峙的只剩下皖县一方三千士卒和万余叛军组成的战阵。
之前,陈应趁着叛军大纛后移,引起的前阵混乱,大败叛军前阵和中军本阵,将今天前来挑战的叛军打的大败,只剩下后阵一部在黄穰亲自监督下,压着阵脚和陈应对阵,一度仗着人多势众,险些翻盘。
但是在陈应的援军到来后,陈应用后来的两千生力军压住了叛军后阵,自己收拢先前出战的士卒,以黄忠和骑兵队为刀锋,清剿战场上被打散的溃兵,剪除黄穰的羽翼。
在清剿完溃兵后,陈应两部合作一股,一口气将叛军后阵击退了五六里地,直到叛军大营留守的叛军前来接应,才停止追击,和叛军在这里对阵,僵持在了这里。
此时,战场上对峙的两军形势古怪,皖县大军人数稀少,不过三千余人,而叛军多大上万,足足是皖县官军的三四倍!而此时战场上,人多势众的叛军却在气势上被官军压的抬不起头来。
只见官军步步进逼,不断的挑衅,尤其是黄忠带领的骑兵队,虽然只有不到百骑,却硬生生的打出了千骑的气势,他们刀锋所向,叛军莫不惊恐,被不断奔袭的骑兵压制的死死的。
如果仅从气势方面来说,官军无疑完胜叛军,他们虽然人数较少,但气势如虹,压的叛军不断后退。
但是叛军也不是没有优势,这处战场靠近叛军大营,增援的叛军源源不断,仅陈应在小丘上观察的这片刻,就有两支千人以上规模的叛军前来增援。
所以,虽然此时战场上,官军占据优势,却不能化优势为胜势,击败叛军,反而大有被源源不断的赶来叛军缠住的可能。
陈应站在小丘上,居高临下,遥望战场形势,他发现,有几支叛军已经在向官军的两翼迂回,而和官军对阵的叛军,也在大有余力的情况下后退,而且在占据一定优势的情况下,居然不追击官军,看着形势,明显就是叛军再诱官军深入,意图合围官军。
见此,陈应不禁比较起敌我;力量的对比起来,他几经思考,根据叛军的总兵力,最终判断出,现在想要击溃叛军完全不可能,之前的战机已经过去了,被打昏了头的叛军已经缓过神来了。
这一点,从叛军主帅黄穰的大纛一直在官军对面的敌阵中,丝毫不曾后退,便可以看出来。
要知道,虽然此次战役,官军击溃了前来挑战的叛军,但这支叛军仅仅一万五千余人,还不足叛军总兵力的一半。
而皖县正式官军,即郡兵和县兵呢?加起来还不到两千人!就算加上陈应动员的三千青壮,也不过五千余人,还不到叛军总兵力的六分之一!
正因为皖县兵力薄弱,所以,在遇到这次战机的时候,陈应才只能紧急抽调出两千余人投入战场,而剩下的兵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调动,而且还不能全部调动,要留下一部分守城。
就是因为兵力稀少,陈应才没能抓住战机一锤定音,一次性解决叛军,才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虽然将叛军打的大伤元气,但没能彻底打残叛军。
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叛军已经逐渐缓过气来了,他们正打算缠住官军,好一举歼灭这支官军的有生力量,所以,陈应要是再不撤退,只怕就要被叛军留在这里了。
正是因为发现了这点,陈应才下定了决心,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叛军中军的大纛,好像要将它牢牢记住一样。
“击金,收兵!”既然下定了决心,那陈应也不拖拉,他立刻下令撤退。
果然,陈应这面刚刚击金,想要后退,叛军立刻疯狂的扑了上来,想要缠住官军。只是他们的举动注定是要无功而返的。
只见陈应认旗下的传令旗一阵舞动,驰骋于叛军阵前的黄忠骑兵队,立刻调头,好像剔骨钢刀一样,干净利落的斩开了叛军和官军的结合带,协助官军和叛军脱离了接触。官军一和叛军脱离接触,撤退的速度立刻快了起来,和叛军拉远了距离。
官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