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臣 第485章、开解
“丞相,此事我方才与伯约私下计议过了。”
得姜维示意后,关兴亦不推脱,含笑而道,“我等二人皆以为,现今我军乃依前计去困守陈仓城为佳。至于孙吴无法为我大汉牵制逆魏兵力,我军只需略微调整部署即可。”
言罢,关兴顿了顿,终究忍不住嗤笑着加了句,“彼江东鼠辈,素不足与谋!我大汉已然非昔日困守巴蜀之时困顿,不管有无彼等助力皆能独力破逆魏、还于旧都!”
“呵呵~~”
闻言,丞相不由摇头轻笑了几声。
论大汉上下,最痛恨亦是最鄙夷孙吴之人,非关兴莫属了。
无他,源于旧日的国仇家恨耳。
故而,丞相对他后面那句话听而不闻,待柱杖步归军帐内就坐后,便径直发问道,“为何安国与伯约皆以为我军不暂罢兵更佳?且如何调整部署,可裨补无有江东牵制之失?安国可详言之。”
“诺。”
已然就坐的关兴,恭声而应,“丞相,我与伯约窃以为我军今岁如前计而行,缘由有三。”
“一者,孙吴虽败北,然终究令逆魏雒阳中军跋涉千里作战,依归师之路以及休整时日推算,彼等今岁无法入关中。亦可言之,我军现今拔营围困陈仓城,无忧逆魏来扰也。但若我军罢兵归去,翌年再困陈仓,恐彼等已然严阵以待,令我军难进军也。”
“其次,乃是战略布局之故。我军意图拓宽渭水河谷、兵进汧渭之会的意图已显,彼逆魏必有所觉也。若不尽早实施,恐会催生出变故来。所谓彼一时、此一时,反之亦然。故而,我与伯约皆以为此时宜进不宜退。”
“再次,乃是........”
言至此,关兴微微停顿了下,才莞尔而道,“再次,乃是我军恐来不及罢兵归去了。骠骑将军与子瑾亦得悉了江东败北军情,然而至今仍未有书信来请示........我窃以为,依骠骑将军素来勤勉王事的性格,恐今已然驱兵南下矣!”
呃!?
听罢,丞相略作愕然。
旋即亦莞尔而笑。
的确,以魏延的性子推断,得悉了江东败北的军情,必然也会猜测得到丞相或会有暂且罢兵归去之念,故而会抢在丞相改变心意之前便驱兵南下,将一切敲定成事实。
盖因一旦他督各部南下了,丞相必然不会再让士卒反复行于途。
毕竟,朝令夕改与临戎不武,不仅会伤了军中锐气,更会让兵将私下生出怨言来。
见丞相已然意会,关兴便继续说道,“丞相,我与伯约觉得,若是今岁兵困陈仓城既成事实,我军或看略微调整战略。如困陈仓以及在汧渭之会屯田自给,亦无需太多兵马便可做到,不若分数部归子瑾调度,看能否先将陇东全境复归我大汉。”
关兴话语甫一落下,另一侧的姜维便起身拱手请命,“丞相,如安国所言,我二人皆意属‘困陈仓而复陇东’之举。以困陈仓之必救而迫逆魏大军来守御,令子瑾得以击陇东之时。若陇东可下,我军兵锋可威逼关中腹心与长安城,届时逆魏必回援也!亦可谓之,有无孙吴牵制,我军皆可令逆魏空有兵力优势,亦不免因守御之地太多,步入顾此失彼之困也!丞相,我常年在陇右与河西督兵,自忖略有武力,斗胆自请前去助子瑾一臂之力。”
“伯约不避艰辛,可嘉!”
丞相轻轻颔首,含笑赞赏了一句。
但却对关兴与姜维的提议以及请命,皆不置可否。
而是略略斜头,瞥了一眼已然漆黑一片的军帐外,便摆了摆手说道,“暮色已深,你二人且去用暮餐吧。”
亦让关兴与姜维面面相觑。
待看见彼此眼中皆有不解之意后,才连忙如言领命而去。
“诺,兴告退。”
“诺。维先告退。”
出了中军帐,看见值守甲士之中有一人还捧着食案,似是已经等候了一会儿。
常年镇守汉中,知道丞相现今少食多餐的关兴,连忙挥手催促那捧食案的甲士入帐,亦拉着姜维往自己的营帐而去,“伯约且入我部用餐罢。我部营地近些,若是稍后丞相召我等复议亦便利些。”
“却之不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