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墓 十日和扶桑树_页2
更新:01-27 19:25 作者:小小青蛇 分类:其他小说
度使用了这两个名词,注释家们的解说也不完全一致。(像王逸把《远游》里的“九阳”,解作“九天之涯”,从上下文看,分明不妥,前代注释家已经有纠正它的。)但是,“九阳”、“九日”,在文书上并不是稀见的名词,而且大都跟太阳神话有想当关系,这决不容否认。从这里,我们以为汉初帛画上那跟常见文献的说法有出入的九个太阳,很可能是那位有才能的民间画师根据当时口头的歧传绘画出来的,他并不是故意或无意少画了一个。
我们再谈谈“九”字和“十”字在古代的使用问题。我们知道这两个字,有时固然作为实数用,但是在许多场合,它们(尤其是“九”字)是当作“虚数”用的,即一种“公式数字”(三、七、三十六、七十二、百、千、万等都有这种性质)但是,“九”字比“十”字,这种用法似乎更常见些,从天地山川、制度物品、以致抽象的事物,凡数量比较多的,大都可以加上这个数词。如九天、九地、九城、九霞、九矐、九阁、九族、九品,九卿、九经、九锡、九歌、九死,……简直是无法数得完。在古代南方这个词想当流行。光拿《楚辞·天问》一篇略算一下,就有九重、九天、九子、九则,九州、九衢、九辩、九歌、九令等九个。《淮南子·天问训》说到天空,就一连用了五个“九”字(“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隅”)。如果我们把古代书籍里用有“九”字的语词搜辑起来,那真可以成为一部小辞典。因为这种现眼的现象,清代的学者汪中所以特地写了一篇《释三九》的专论,从这种情况看来,那么,帛画里的太阳,不作“十”个,而作“九”个,并不一定就不合理些。总之,神话里的那些太阳,说它“十”个固然可以,说它是“九”个也不见得就是错误。(苗族的开辟神话里,就说初创造的太阳是九个。那真是一个近于巧合的例子了。)
最后,我们再谈谈那只乌鸦问题。太阳里有乌鸦,也是比较古老的传说了。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早期文献,像《天问》里那两句问话:“羿焉彃日?乌焉解羽?”《山海经·大荒东经》也有“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戴)于乌”的话。2到了《淮南子》里,自然说得更明白了。他说:“日中有襃乌”,(高诱注:“襃,犹蹲也。”《精神训》)又说:“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3为什么太阳里会有乌呢?过去除了汉代的王充加以论难外,似乎很少人注意到这个问题。近代外国研究者曾提出一些答案。有的从天文学的角度,说是太阳黑点的反映,也有的认为是由于鸦的“晨去暮来”的行动所引起的联想。1总之,这点,我以为还值得我国神话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索。
大家知道,关于太阳里的乌鸦,过去有“三足”的说法。这种说法大概流行于西汉末。因为在那时期出世的纬书像《春秋运斗枢》、《春秋元命苞》等斗记载着它了。西汉时代的司马相如在《大人赋》里说:“西王母……有三足乌为之使”,因此有人以为太阳里的三足乌可能是从这里演化出来的。我们从帛画里的那只乌看,却是和平常所见的两足乌,这是跟早期的文献记录一致的。(虽然后来的古物材料上,有的把它画成了三足的奇形。)
节选自《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神话史意义》,刊于《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
《大荒东经》里也有一段相似的记载。
原书佚,此据《齐民要术》卷十引。“盘蜿而下屈”句,鲁迅辑本(在《古小说钩沉》里)校注,说《事类赋注》引作“盘屈而下”,又据影明本,“泉”字下有“也”字。
原见《古玉图谱》卷二十四。此依鲁迅辑校本转引。
《远游》相传为屈原作,近人定为西汉人作品,所以放在《吕览》之后。
“皆载于乌”,虽然也是一种说法,但是从文献记录和考古学的资料看来,还是以《初学记》卷一所引“皆戴(同载)乌”为是。
此依王逸《楚辞章句》所引,与今本《淮南子·本经训》所记有出入。(《北堂书钞》与《艺文类聚》所引,略同《章句》。)
见出石诚彦的《关于上代中国太阳和月亮的故事》(收在著者《中国神话传说的研究》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