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第229章 升堂
readx; 第二日,因为今天是放告之日,刺史必须坐堂接案,州衙内和审案有关的各级官僚,都早早的到齐了。
长史杨正高坐在最靠近李中易的位置上,有意无意的瞟了眼,录事参军事高晓元。
高晓云冲着杨正高微微颔,昨晚他们俩坐在一起喝酒,一直喝到深夜,也商量了一些事儿。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谁都不知道,这位李观察使会把火烧到何处?
一般的刺史倒也好说,顶多挂个内客省使的头衔,也就顶天了。
李中易却是朝中最年轻的侯爷,而且,头衔简直多如牛毛。仅仅龙图阁待制这一项,就足以向州内的官僚们出明确的信号,这个李某人乃是陛下身边的红人。
由于,制科时办时停,没有一定之规,殿阁馆职就成了入阁拜相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晋升之阶。
前任的史使君,是个得过且过的刺史,以任内不出大事,作为优先考虑的第一件大事。
这是因为,史使君之前的连续三任灵州刺史,都死得很惨。其中的黄使君,满门都死绝了。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蕃族闹事,官军无法弹压。
只是,其中的蹊跷之处就在于,既然是蕃族闹事,为何每次都死的使君,而州衙之中各官家里,却很少有祸事生呢?
李云潇立在正汤一侧,听见脚步声,抬眼看见李中易领着左子光来了,他当即扯起喉咙大声喝道:“使君驾到!”
杨正高等人听见吆喝声。纷纷从椅子上站起身子,弯腰拱手,恭迎顶头上司的到来。
李中易踱到正堂之前,在狼皮交椅上,缓缓坐定。
“拜见使君。”杨正高为的州衙佐吏们。纷纷下拜,恭恭敬敬的向李中易施礼。
“罢了。”李中易是当之无愧的灵州土皇帝,灵、盐二州的最高主宰者,接受下属们的参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谢使君。”杨正高道谢之后。坐到了李中易左手边的书案背后。
昨日人多嘴杂,李中易也看不出各人的实际地位。今天的正式升堂,李中易至少看明白了一件事,在灵州衙门里边,别驾周合诚。司马孙子枫都属于没有实权的空架子,这长史杨正高却是典型的地头蛇。
“开边门,击鼓,升堂。”李中易这是第一次当地方官,一路之上好好的恶补了升堂问案的诸多规矩。
去年之前,大周朝的地方官问案子的标准,全都采用的是,唐朝的刑律《唐律疏议》。
自从《周刑统》出炉之后。地方官审案的依据,就以刑统为主,《唐律疏议》为辅。彼此参照,只要有出处,都毫无问题。
一般的刺史问过案子之后,需要上报观察处置使那里,进行复核。李中易一人一肩挑两头,既是观察处置使。又是州刺史。
省高院和市中院的院长,都是李中易。他作出的判决,在民事方面。实际上,就等于是终审判决。
刑事案件方面,杀人的命案,在李中易决定之后,还需要上报大理司、刑部以及御史台,需要这三司联合定案,也叫三司会审定谳。
“威武……”三班皂役们分列公堂两侧,手里的火水棍,快的敲打着地面,出震耳欲聋的轰响声。
“青天老父母,小人冤枉啊……”
州衙的边门,刚刚打开,一个披麻戴孝的少年郎,就已经手捧着状纸,从外面冲进正堂,“噗嗵”跪倒在了李中易的面前。
李中易仿佛没听见似的,他的两眼一直瞄着书案右侧,摆着的那块乌黑的惊堂木。
以前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州县官审案子,都要大拍特拍惊堂木,如今,李中易的确有些手痒了。
以李中易三品侯爵、观察处置使的身份,他桌上的惊堂木,实际应该叫作“惊虎胆”。
柴荣也有惊堂木,不过,名称叫作“震山河”。宰相们的惊堂木,则是“佐朝纲”,实际上,宰相们由于不亲自问案,少有机会使用“佐朝纲”。
“啪!”李中易有些兴奋的抓过“惊虎胆”,重重的拍在书桌之上,整个州衙正堂立时回荡起,令人惊悚的怪响。
“下跪何人,有何冤情?”李中易按照《周刑统》所定下的规矩,开门见山的就问,跪在堂下的那个满身带孝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