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厨女当家 391大家都这么熟了
可谁让王爷初来乍到,总是要做出一个态度,整个渭城府的官员又何其多,不是这家有点事,就是那家有点事,林林总总下来倒也不少。
不过想想她和贺楼远成亲时,那些官员们送来的厚礼,凌小柔真心不觉得回些礼有多难,贺楼远虽然算不上巨贪,可也绝对跟廉洁扯不上,像人情往来这种事,宁远王总是占便宜的。
凌小柔抱着账本回自己的院子看,贺楼远则去处理政务。
别看宁远王才成亲,可因为他初到渭城府不久,虽然是把军队和官员都收拢了,但很多事情还有些伸展不开手脚,更别说是刚接了李旬的圣旨,本来看似平静的渭城府其实也不平静,一不小心就可能让江蒙国有机可趁。
更不要说渭城府的财政如今还是一团糟,不整理清爽了,他怎么可能安心歇息?
与那些挖空心思想着怎么捞钱的官员不一样,因宁远王的封地都是自给自足,连军队都是要宁远王用封地的税收来供养,收上来的税银直接就是进到宁远王的库房里,用多少拨多少也都是宁远王一句话的事。
无论是蓟城,还是在渭城府,可以说封地上的税收就都是宁远王的私人财产,就是封地上的军队也可以算是宁远王自己的军队,同样封地上的百姓也就都是宁远王的百姓了。
之前在蓟城时就是这样,蓟城是个富足的大城,一向都风调雨顺,虽然因为战乱造成人口流失不少,可情况也比别处好很多,更不要说蓟城海运发展不错,海运的税收可是比别处税收都高,宁远王可真是坐在家里收钱一样。
可渭城府就不同了,虽然地盘比蓟城要大上不少,可实在是地广人稀,别看多年没打仗,这可里的每任官员都恨不得挖地三尺地捞钱,百姓实在生活不下去的,能搬走的就都搬走了,没有百姓就更不要说税收了。
而且渭城府虽然三面环海,海运却不甚发达,偶尔有些海上运来的船支,也都是跟那些贪官们勾结的,根本就没有税银可收。
以至于渭城府每年税收连蓟城的一半都不足,而通过前些日子看到的军册,当兵的人数却比蓟城还多几万人,也不知是真有这些兵,还是有人伪造军册吃空饷。
以渭城府的税收来看,再养这样数目庞大的一支军队,勉强够得上收支平衡就已经不错了,若是再碰上个灾年,宁远王就得自己掏家底了。
王爷当然不会做这种拿自己的家底养肥别人的事,所以在渭城府已经被他收拢的情况下,只等转过年他就要好好地派人去军队查查,像吃空饷那种事绝对不能容忍。
还有就是怎么让渭城府繁荣起来也是关键,查明是否有人吃空饷,只能算是节流,要想让渭城富起来,不用王爷时刻担心要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银子,那就只能开源。
渭城府越富,税收也就越多,王爷的腰包也就越鼓不是?
王爷自认从来就不是个清新脱俗的人,银子谁还闲多吗?
好在,渭城府虽大,在王爷极致的手段压迫之下,那些官员们也都老实了,之前献上家产的贺楼远都没找后账,只是家产充公了也不会再还回去。
原本还想要送到京城交给李旬,如今渭城府是他的封地,这些银子也都由贺楼远笑纳了,总数算下来,倒是比渭城府几年的税收总数还要多。
至于还有些混乱的财政,贺楼远就统统交给贺楼玉来打理,别看在京城时贺楼玉恶名在外,其实他真是个管账的能手,瞧着让人心乱如麻的账目到了他的手上,不过十几日就都理顺了,连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滥账,贺楼玉都重新给整理出来,一笔一笔的让我想钻空子都难。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贺楼远也没打算再追究之前那些官员们贪污的劣迹,反正贪污的银子有一多半都在他手里,再追究下去也没意思。
只要他们保证往后都尽心尽力,不该伸的手不伸,贺楼远就对他们之前的事睁一眼闭一眼。
毕竟渭城府贪污由来已久,几乎是人人有份,贺楼远也不可能把整个渭城府来个大换血,再说这些贪官们,很大一部分人也都是受这里的环境影响,论起真才实学也都是有的。
像这样有把柄在手的官员,只要施些恩惠,他们也老实听话,只要往后在他的管辖之下懂得规矩,不太过分的他也不会下狠手,就像蓟城被他治理的那么好,不也是照样有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