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三九九章游击干部训练班15

更新:08-20 10:12 作者:枕石听涛 分类:军事小说

    因为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学习依然很紧张。

    游干班每天上午基本都是课堂学习,由各学科的教官来给学员们上课,其中教授“游击战术”和“游击政工”的教官都是胡宗南从黄埔七分校参谋班请来的少将级教官。

    “步兵操典”等是沿用了黄埔军校的教材,而“游击战术”和“游击政工”这两门课却是新设的课程,教材是由苏联翻译过来,再揉合了八路军的战术思想而成。特别是“游击战术”这门课,因为授课时会讲述很多八路军游击战的战例,这些鲜活的战例特别生动,因此最受学员的欢迎。

    每天下午基本是作业时间,这种作业分为两类,一种是纸上作业,也就是教官出题,学生纸上作答;另一种就是操场作业,也就是通过演习来进行游击战术对抗,或者进行野外勤务,或者进行爆破作业。

    到了晚上学员们也不得安宁,因为还有一门课程就是“夜间教育”,学员们经常要进行夜间袭击的演习。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游干班也没有放松,每个中队都设立政治指导员,随时对学员们的政治思想进行监督。同时,每个学员还发放《总理遗教》、《总裁言行》等书籍,不过这些书籍并不是由教官进行讲授,而是让学员时时参阅。

    学员们每周学习六天,只有礼拜天一天可以休息。

    翠华山是著名的风景点,现在训练班就在山脚之下,李青林自然不会错过游览的机会。

    翠华山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这里有太乙观、摩崖石刻林、汉武帝拜谒太乙真人道场等。翠华山还有别地所没有的自然景观,其中就有大块砾石从山体崩塌形成的石海、冰洞和风洞、雄险壮观的残峰断崖、崩塌体大坝而形成的山间堰塞湖等。

    在一处断崖之下有一大块平整的石壁,上边题写着十六个大字“生于理智,长于战斗,成于艰苦,终于道义”


    这十六个字是黄埔七分校的校训,也不知是何人所题,从书法的角度上来看并不算是上品,但是笔力虬劲,豪迈外放,很有一股军人气概。若干年以后李青林从朋友处得知,这十六个字被人刻上了石壁,成为翠华山著名的摩崖石刻了。

    游干班的学员绝大部分是从长江以北各国军部队和地方武装中抽调而来的军官和政工人员,军衔最高的是少将,军衔最低的是上尉,学员中最多的是校级军官。这些军官来自各地,都知道学习的时间只有三个月,毕业之后还要到各地去打游击战,为了今后能得到校友们的支持和关照,这些军官们纷纷请客吃饭,期望和同学们搞好关系。

    李青林也参与了几次这样的活动,不过他并不热衷于和同学们拉关系,因为他现在牵挂着那个李园染坊的经营情况,因此他一有空就往李园村跑。

    在李园染坊,李青林见识了手工印染蓝印花布的全过程。

    在正式印染之前,来自苏湖的师傅们先准备好花版。

    花版也就是印花所使用的刻好了花样的纸板,一般都是用三到五层纸裱制而成,所使用的纸为贵阳皮纸或者桑皮纸两至三层,高丽纸一至二层。工匠们用自制面粉浆糊裱制,待干透以后刷上一层熟桐油,待桐油干透后形成牛皮纸压平待用。

    花样可以临时设计新样,或者利用老花版制成替版。替版就是将老花版平盖在待刻制的桐油牛皮纸上,用刷帚沾少许颜料将原样替下。

    花样基本确定以后,再将三至四层牛皮纸钉在一起用自制刻刀进行镂刻,而蓝布印花图案的好坏就完全依赖这图案设计和镂刻的工艺好坏。

    刻好以后的花版还要进一步处理,花版的背面要用光滑的鹅卵石打磨平整,然后刷熟桐油加固再晾干。经过两三次正反两面刷熟桐油加固晾干压平之后,这些花版被分类收好,以备印染时使用。

    正式印染之前还得挑选布料,上等的细布料才染制蓝印花布,普通粗布将染制纯蓝布。刮浆前需将白坯布洒水卷布,这是为了将干布湿润,而湿润正是为了让白布更好的吸收染浆。

    下一道工序就是刮浆了,刮浆就是在白布上利用花版刮上防染浆。

    防染浆都是工匠们自己动手自制的,是用石灰和黄豆粉调制而成的糊状,不过有的花样还需要用糯米粉家石灰粉调成防染浆。调浆很讲究,厚薄粘稠要适中,并且黄豆粉



三九九章游击干部训练班15  
相关:    美漫:开局指导蝙蝠侠  从空间之力至诸天  至尊吞天诀  我的透视超给力  
下面更火
搜"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360搜"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语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