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276章 控价
更新:12-16 20:23 作者:六千来世 分类:都市小说
济南,纬十一路,农贸市场。
作为当下济南最大、最有名的菜市场之一,在往年的冬季,这边的摊位会稀松了许多不说,售卖的物资基本上都应该是家禽肉蛋、海鲜、酱菜、干货为主了才对。
但今年似乎非常不同,一夜之间,市场里铺满了各种绿油油的新鲜蔬菜,粗粗望过去,卖新鲜蔬菜的摊位竟然占据了总摊位的三分之一还朝上。
“黄瓜!大棚黄瓜!刚从藤上薅下来的细黄瓜……3块一斤嘞了啊!”
“空心菜!大棚空心菜!刚从土里面拔出来的空心菜……五毛钱一大把了啊!”
“豆橛子!大棚豆橛子!又嫩又长的豆橛子……八角钱一斤,16块钱一捆,最后十捆了啊,要的赶紧下手!”
……………………
在密密麻麻人群中艰难挤出来的白蒙蒙使劲地喘了两口气。
不得不说,第一次亲眼见识到北方买菜架势的她,有点被吓到了。
“师父,你确定这些人把菜买回去后是自己吃,而不是转头在胡同口摆个摊子自己卖?”
小徒弟心疼地抻了抻裤脚上刚才被刮出来的那道浅浅的小口,然后指着那一堆堆宛如小山般被拉出来的各色蔬菜。
杨默瞅了一眼那些兴致勃勃拉着推着,又或者拖着箩筐挤出菜市场的百姓,见怪不怪地说道:“当然是自己吃……也就是这会大伙没钱,买不起车,要不然,一车一车地把菜往家里带,楼道里码着半人高的蔬菜墙……那景色才叫壮观!”
北方人都有囤冬菜的习惯,买起菜来也都是按捆按袋的来买,因此哪怕到了后世,北方冬天赶大集囤冬菜都是堪称一景。
虽然说随着经济和物流的快速发展,后世一车车囤冬菜的现象往往只会发生在农村地区,城里人还是过着他们的精致生活……但那毕竟是后世不是?在千禧年之前,城里人照样会在自家楼道里堆满各种各样的越冬蔬菜。
一楼道都是半人高的蔬菜墙?
白蒙蒙咋了咋舌,从南方来的她,根本无法想象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但今天这些成堆成堆往外拉的蔬菜又不可能作假,因此她倒是没觉得是自家师父在吹牛,当下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这些蔬菜卖那么贵,我原本还在担心会不会不好卖,但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
杨默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贵?能说出这个字,只能证明你对北方这边的情况还是不了解,更说明你前面的东西都学到狗屁股里面去了!”
“贵不贵,要看需求,更要看对比……相比于去年十块钱一斤的黄瓜来说,我们给出来的出棚价和市场指导价,已经很便宜了好不好!”
白蒙蒙没法反驳,在杨默的强烈要求下,第二批次出棚的越冬蔬菜是由临邑县供销系统强制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然后统一对接经销单位和下游商户的,其出棚收购价以本年度同类应季蔬菜的收购价为标准乘以三;
除此之外,在他的建议下,临邑县的主管单位还费了巨大的精力,申请到了与德州、济南、泰安三地的物价管理单位的联合行动,对于市场终端的越冬蔬菜售价进行监管;
一开始她还以为这样做的目的是杨默担心这些高价蔬菜不好卖,毕竟一开始她是以常规应季蔬菜的销售逻辑区看待这件事的,但如今亲眼见识了北方人囤冬菜的疯狂之后,却又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因此,这种两头卡的方式,在现在的白蒙蒙看来,却很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意味在里面了。
种植户虽然赚的不算少,但却没有得到他们一开始以为的十倍收益;
而因为限价的原因,经销单位和个体商贩虽然利润也比往应季蔬菜的丰厚,但却也远远达不到盆满钵满的程度。
她完全可以想象,被这么一搞,临邑县的那些大棚种植户的种植激情肯定不可能有一开始来的高了,明年别说把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扩充到5万亩了,就连2万亩都够呛……这还是在主管单位愿意垫付大棚基建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