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88章 孙可望:从抗清英雄到叛逆者的一生
一、早期经历
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孙可望加入了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骁勇善战,张献忠将其收为养子,并赐姓为张,改名为张可望。孙可望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一同成为了张献忠最为倚重的将领,他们被封为平东将军,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屡立战功,逐渐成长为大西军的核心力量。
到了公元1646年(顺治三年),随着清军的大举入侵四川,张献忠在凤鸣山一役中不幸阵亡。在这一关键时刻,孙可望与李定国共同承担起了领导大西军的责任,他们率部向南撤退,以图寻找新的根据地继续抗清斗争。孙可望与李定国决定进军云贵地区,这里地势险峻,易于防守,是理想的抗清根据地。
进入云贵之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的军队一路攻克遵义、贵阳等地,逐渐扩大了控制范围。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在云南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孙可望自称国主,定年号为兴朝。
二、收复湖南
公元1651年(永历四年、顺治八年)四月,孙可望派大将冯双礼等人率领数万步骑兵及战象十余只,大举进军湖南。这次行动由三个方向同时展开:一路由铜仁、麻阳出发,一路由平溪、便水出发,另一路由大小梭罗出发,三路大军最终在沅州(今湖南芷江)会合。清军在沅州的守军仅有三千人,面对孙可望军队的强大攻势,很快被围困在城内,“围如铁桶”。
经过激烈的战斗,1651年四月十五日,冯双礼成功占领了沅州,俘虏了清将郑一统和知州柴宫桂。随后,冯双礼的部队乘胜追击,试图攻占辰州(府治在沅陵),但由于清朝辰常总兵徐勇防守严密,未能取得成功。与此同时,清廷委任的挂剿抚湖南将军印续顺公沈永忠带领两万兵马竭力支撑,双方在辰州一带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到了1652年(永历五年、顺治九年)四月,李定国率部从贵州进入湖南,并与冯双礼的部队会合,共同进攻靖州。清军方面,沈永忠派出总兵张国柱带领八千兵马前往救援靖州。然而,在靖州的战斗中,清军陷入了重围,经过短暂而激烈的交战后,清军遭受重创,损失了五千一百六十三名官兵(其中满洲兵一百零三名)和八百零九匹战马,几乎全军覆没。张国柱仅率领少数残部于四月二十二日仓皇撤回。
明军乘胜追击,相继攻克靖州、武冈州。沈永忠见形势危急,求援无望,被迫带着部下从宝庆向北撤退。到了六月二日,沈永忠撤退至省会长沙,但仍无法站稳脚跟。在湘潭接到清廷“不可浪战,移师保守”的密旨后,沈永忠于八月初六日放弃了长沙,一路逃至岳州。随着沈永忠的撤退,清朝在湖南设置的许多地方官员也纷纷北逃。此时,除了岳州、常德仍在清军控制之下外,只剩下徐勇一镇孤零零地据守辰州。
三、孙李矛盾
孙可望与李定国之间的矛盾源于两人对于战略方向的不同看法。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二月,在贵阳附近的定番会议上,大西军的领导人讨论了未来的战略方针。孙可望主张部队应该开往广西,继续与明军作战,必要时可以撤退至南海。相反,李定国则坚持认为应当西进云南,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并与南明政权联合起来抵抗清军。
李定国在会议上发表了一段激昂的演讲,强调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联明抗清,而不是继续与明军相互消耗。他认为,大西军与清军之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与明军的冲突只会让清军坐收渔翁之利。李定国的观点赢得了大多数将领的支持。然而,孙可望对联明抗清失去了信心,更倾向于保住现有的领土,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
在会议中,李定国甚至表示,如果孙可望坚持要亡命南海,那么他宁愿当场自刎也不愿走这条死路。此言一出,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众将领连忙阻止了李定国,并一致支持他的主张。看到如此情况,孙可望不得不妥协,同意了李定国的建议,即西进云南并与南明联合抗清。尽管如此,孙可望对李定国的影响力产生了疑虑,这也为两人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尽管确立了联明抗清的战略方针,但直到1649年(永历三年、顺治六年